第一部分行情回顧
受年后終端需求不足的影響,3月玻璃期貨一路下跌。截至3月28日,主力1409合約月開盤價1327元/噸,最高價1336元/噸,最低價1231元/噸,收盤價1260元/噸。較2月末收盤價下跌66元/噸,跌幅4.98%。3月份,1409合約總成交量550.5萬手,增加483.2萬手。持倉量24.9萬手,增加16萬手。
第二部分重大消息、數據評析
1、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在兩會間隙透露,今年房地產政策的關鍵詞將為“雙向調控”。這簡單的四字真言,卻帶給業內無限猜想。“其實,這次提的‘雙向調控’是符合此前中央透露的樓市調控頂層設計的,政策不搞一刀切,價格調控也不再是調控重點。”接近住建部的一位消息人士對記者表示,“但這只是關于樓市調控頂層設計的其中一部分。”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完善住房保障機制,創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資機制和工具。針對不同城市情況分類調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應,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
2、中共中央、國務院16日通知指出,《規劃》是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全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宏觀性、戰略性、基礎性規劃。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通知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著重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等問題,推進城鎮化沿著正確方向發展。
第三部分基本面分析
截至3月28日,中國玻璃綜合指數986.05點,環比上月下跌34.09點;中國玻璃價格指數978.51點,環比上月下跌36.91點;中國玻璃信心指數1016.22點,環比上月下跌22.79點。
三月份以來華東市場整體需求偏弱,大部分企業出庫緩慢,銷售價格回落幅度較大。一方面華東市場加工企業訂單偏少;另一方面沙河玻璃兩次大規模降價,對華東沖擊比較大。雖然華東地區召開區域協調會議,對于生產企業的出庫并沒有積極的協調作用。還是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靈活應對市場需求。東海臺玻二線的點火對于原本脆弱的市場形勢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經銷商在生產企業降價的過程中,進貨態度謹慎。
華南地區市場需求略好于華東地區,主要是華南地區外貿企業較多,有一部分外貿訂單支撐。本地區的房地產市場需求也是比較差,玻璃加工企業訂單偏少,同時還受到務工人員緊缺的影響。深南玻2條線停產所帶來的供應缺口,被其他新增企業填充。
華中地區月初價格尚能穩定,后來在沙河玻璃輪番降價的作用下,快速跟進,目前大部分企業的售價已經接近成本線,但出庫情況并不理想。華中玻璃沿長江向華東和西南地區銷售數量在增加。
本地加工企業訂單一般,周邊市場需求不旺,造成了沙河玻璃本月的降價風潮,并且將價格率先拉低至春節假期間的價格之下,形成玻璃市場的倒春寒。本月沙河海生二線逆勢點火也給當地經銷商的市場信心造成不利影響,同時點火的還有天津中玻二線。近年來華北市場的浮法玻璃產能增量和鋼鐵、焦炭一樣競爭無序,這也是華北價格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金晶科技北京二線也準備在四月末點火投產,屆時華北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庫存方面,截至3月28日,玻璃生產企業庫存數量3197萬重箱(截至2月28日,庫存數量為3120萬重箱),較2月的庫存增加77萬重箱。
產能方面,3月份又有4條新增生產線點火。分別是天津中玻二線800噸,宜昌南玻超薄150噸,沙河海生二線600噸和江蘇東海臺玻二線800噸。產能增長對價格的壓制作用非常大。
第四部分后市展望與操作建議
三月份現貨市場整體低于預期,呈現產能繼續增加,終端需求不旺和價格快速下滑的局面。雖然春節之后在生產企業集體漲價的帶動下,市場價格有所上調,終因房地產需求不佳,造成加工企業訂單數量偏少,經銷商銷售滯漲的局面。
4月正值南方的梅雨季節,往年這時的玻璃現貨價格都比較弱。同時目前房地產建筑裝飾裝修開工不佳,資金緊張等因素,還會制約市場價格的上行。但穩增長政策出臺的預期或是挽救這一跌勢的良藥。目前并不是做中長線的好時機,操作上建議逢高沽空,以短線為主,設好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