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鋼聯近日宣布,維持其2012年12月制定的“2020年戰略”盈利目標不變,并表示近年來集團通過創新驅動、滿足不同產業客戶差異化需求和加速國際化步伐等措施取得了第一階段的成果。但該集團強調,鑒于目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引發市場環境變化及鋼材需求下滑,原本制定的2020年營業收入達到200億歐元的目標已難于實現,因此基于營業收入年均增速5%計算(2012年預期的年均增速為5.7%),將2020年營業收入目標下調至150億歐元。
奧鋼聯首席執行官沃爾夫岡·埃德爾(WolfgangEder)強調,從長期來看為了在競爭殘酷的市場中相對于對手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奧鋼聯將繼續推進創新性技術研發,以提高產品的技術排他性,同時向下游供應鏈延伸,開發出滿足不同客戶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因此,奧鋼聯將秉承近年來的做法,不單純追求營業收入的增長,而是著力提高產品的高附加值和盈利能力。未來,在不斷開拓全球市場的同時,奧鋼聯將專注于技術創新,開發出領先的產品和服務。
在全球(特別是歐洲)經濟充滿挑戰的情況下,奧鋼聯集團2014財年(截至2015年3月31日)盈利滿足了“2020年戰略”的階段性目標,其中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率達到13.7%,幾乎完成2020年目標(2020年目標為14%),息稅前利潤(EBIT)率為7.9%(2020年目標為9%),資本收益率(ROCE)為10%(2020年目標為15%)。因此,奧鋼聯維持2020年盈利目標不變。
2014財年,奧鋼聯營業收入為112億歐元,低于2012年制定的目標。這主要是由于2013-2015年期間全球經濟增速低于2012年預期,盡管這期間煉鋼原料價格大幅下滑,但綜合來看仍使營業收入減少3億歐元以上。在此期間,奧鋼聯根據自身發展戰略剝離非核心業務(如Flamco集團和VoestalpinePolynormPlastics公司)以調整產品大綱,也導致營業收入下滑。因此,集團根據2014財年營業收入,將未來幾年營業收入年均增速由5.7%下調至5%。
在下調2020年營業收入目標的同時,奧鋼聯將下游鋼材深加工收入在總營業收入中的占比上調至75%,同時維持傳統鋼材生產業務營業收入占比不變。目前,奧鋼聯下游鋼材深加工收入約占集團總收入的70%,而傳統鋼材生產的營業收入僅占約30%,盡管奧鋼聯的鋼材產品以高技術附加值和高品質見長。沃爾夫岡·埃德爾強調,未來奧鋼聯依然以鋼鐵為主業,將進一步加強鋼材新產品開發和鋼材深加工,以鞏固集團在鋼鐵領域的強勢地位,同時也會增加其他金屬(如鈦、鎳和鋁)的產量,并在粉末冶金及鎳基合金生產等尖端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奧鋼聯未來雖然不會涉足汽車和飛機生產領域,但會為汽車和航空航天等科技密集型產業開發更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如汽車車身部件、發動機架、飛機渦輪發動機部件、鋼軌及道岔。沃爾夫岡·埃德爾預測,未來幾年汽車、軌道交通及航空航天領域鋼材及其深加工產品銷售收入將占集團總營業收入的50%,因此這些領域將成為奧鋼聯未來幾年重點拓展的領域。
除上述領域外,北美自貿區(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鋼材需求旺盛及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對鋼材需求的拉動也將成為奧鋼聯發展的機遇,這也正是奧鋼聯推進國際化戰略的初衷所在。奧鋼聯因此將國際化戰略的重點放在北美自貿區和亞洲,其目標是到2020年使來自歐洲境外市場的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比重從目前的25%提高至40%。沃爾夫岡·埃德爾表示將把奧鋼聯的核心技術推向海外市場,為極具發展潛力的海外市場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同時繼續強化在歐洲市場的地位并加大研發創新力度。奧鋼聯維持在北美自貿區市場的營收目標不變,亦即將營業收入由目前的10億歐元增加至30億歐元。奧鋼聯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投資5.5億美元建設的直接還原鐵廠將于2016年投產,這不僅是奧鋼聯有史以來最大一筆海外投資,也是奧地利企業在美國最大的投資項目。該廠建成后,將年產200萬噸熱壓塊鐵,從而成為北美自由貿易區市場營業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在中國,奧鋼聯計劃到2020年新建十家新廠,目前已有四家投產,預計到2020年中國市場營業收入將從目前的3億歐元增加至8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