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現貨鋁升水企穩,融資交易增多,且需求上升令市場供應吃緊,但日本鋁升水因供應過剩而繼續走弱。三地鋁升水在今年多數時間內均穩步下降,降幅約為三分之一。
升水走弱的主因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收緊倉儲規則后,釋出的金屬增多,迫使倉儲企業縮減排隊提貨時間。
鹿特丹市場,歐洲含稅鋁升水在每噸105-135美元的寬幅區間,區間上端在近幾周內上移了10美元左右,但仍遠低于年初的160-185美元。
貿易商稱,LME鋁溢價提升了融資交易的吸引力,有助于將一些供應吸收進倉庫。
“在這種環境下很難賺錢,但眼下溢價重新出現,越來越多的人想購買金屬用于融資交易,”一貿易商稱。
遠月較近月價差必須足夠高,才能令融資交易有利可圖。
當前現貨月/三個月合約處于期貨升水每噸14.25美元,7月末為升水7.75美元,4月中旬為貼水3美元。
當市場進入期貨貼水狀態,即近月合約價格高于遠月合約,交易就無法達成。
美國需求改善
隨著需求改善,美國鋁升水小幅上升。
CME近月中西部鋁升水合約最新報每磅6.03美分,略高于上周的5.99美分,但遠不及年初的8.65美分。
一貿易商稱,在美國,汽車行業的鋁需求上升,因此可再生材料的使用就沒那么多。
亞洲鋁升水低迷
日本鋁升水降至逾七年最低,因供應充裕。
日本是亞洲頭號鋁進口國,該國季度原鋁升水為地區價格的基準。
現貨鋁升水約為每噸70美元,一些買家已同意在10-12月當季向生產商支付每噸75美元升水,該水準較前一季度下降了17%-19%。
其他買家仍在于國際冶煉商進行季度鋁升水談判,多個買家希望升水在70-75美元之間。
日本一貿易商稱,“我認為日本鋁升水尚未觸底,但近期也沒有降得太多。”
其并稱,亞洲鋁供應非常充裕,不僅僅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度、中國及中東地區的供應都很充裕。
歐洲一貿易商稱,由于運費偏低,中東生產商將亞洲視為有吸引力的市場。
貿易商稱,在亞洲其他地區,受供應過剩拖累,新加坡鋁升水從1月份的每噸75美元降至僅僅5-10美元。
一貿易商表示,“我們的升水已經觸底,我認為不會繼續降低。”其也將中東視為主要的供應地區。
“6月以來,市場表現尤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