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時間已過半,據最新了解的信息,山西五臺縣白云石月底復產的希望幾乎渺茫,盡管陜西鎂廠迫于無奈努力尋找新的白云石貨源(如部分企業已轉至聞喜、內蒙求購白云石),但效果不甚理想,一方面由于各地白云石礦在質量上存在很大差異,除了對白云石品質是有較高要求的外,設備和工藝的改變也需要時間;另一方面要考慮采購成本的因素。目前府谷多數鎂廠都存在白云石匱乏或者品質改變的困境,依靠減產最多還能維持的月底。
受此影響,近期鎂市成交逐步活躍,部分采購商選擇提前囤備貨,以避免后市價格的繼續上漲。
PS:什么樣的白云石才是最適宜的煉鎂原料呢?
白云石是地球上重要的鈣鎂資源,在我國有著極其豐富的蘊藏量。主要產地在山東、遼寧、山西、河北和兩湖等地。白云巖主要由白云石〔CaMg(CO3)2〕為主要組分的碳酸鹽巖組成,在形成過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地質作用和環境的影響,所以常常混入一些方解石、粘土礦物、燧石、菱鎂礦等雜質,有時含有石膏、硬石膏、天青石、重晶石、黃鐵礦和有機質等。
白云石廣泛應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建材、陶瓷、玻璃、化工、農、林業、環保節能等領域,是一種可以進行多項開發與利用的非金屬礦產資源,并且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白云石的開發、應用已深入到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成為一種極具經濟價值的礦產資源。
白云石鍛燒是熱法生產金屬鎂的主要環節之一。原礦粒度為30~120mm的白云石是生產金屬鎂的重要原料,其冶煉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即電解法和硅熱還原法。目前在國內來說,冶煉金屬鎂,一般都采用硅熱還原法。該方法中,鎂產出率的高低與煅燒白云石的活性度高低一致,而煅燒白云石的活性度又與白云石的MgO、CaO、SiO2的成分含量、最佳焙燒溫度、時間,儲存時間的長短有關。
由于各地白云石礦在質量上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在選取皮江法煉鎂主要原料白云石,一定要經過認真選擇。盡可能選擇哪些主要成分(碳酸鎂和碳酸鈣)含量高、雜質含量少、礦物結構好的白云石作為煉鎂原料。要提倡 “吃精料、吃細糧”以滿足工藝過程對原料的要求。衡量白云石的優劣,主要從三個方面看:一看主要成分含量,也即碳酸鎂和碳酸鈣含量;二看化學成分;三看礦物結構。
只有上述三個方面都符合工藝要求的白云石,作為皮江法煉鎂的主要原料才是適宜的。
衡量白云石的化學成分是不是適宜,首先看白云石中氧化鎂與氧化鈣之間的百分比是否接近于1。只有鎂鈣氧化物的百分比接近1時,作為皮江法煉鎂的原料才是適宜的。大于1或小于1都不適宜。因為MgO/CaO>1為了保證鎂的提取率,就要按Z=b(Si+SiO2)-CaO-CaO-12/7 Al2O3等式計算爐料中應補加的苛性菱鎂礦(氧化鎂)量。這樣工藝配料過程就比較復雜了,將會對現實配料帶來很大不便,而我國現行的生產系統和配料系統都滿足不了上述補加生石灰和苛性菱鎂礦的要求。因此,只有選擇鎂鈣氧化物的百分比近似等于1時,配料過程才比較簡單,即不補加生石灰,也不補加菱鎂礦,按理論配料比進行重量比配料就行了。
其次,從化學成分上選擇白云石,要看二氧化硅是否過高,只有SiO2含量不超過0.5℅時,才是適宜的。因為SiO2為了保證鎂的提取率,就必須向爐料中補加生石灰。
再次,AI2O3的含量不要大于0.5℅,含量過高,不作僅能降低爐料中鎂的含量和給生產配料帶來困難,還可能在CaO不足的情況下,SiO2與MgO形成一種低熔點化合物——尖晶石(MgO. AI2O3),給造渣帶來一定的困難。
第三,氧化鉀和氧化鈉的含量不能超標,兩者之和不應大于0.1℅,也即K2O<0.005℅;Na2O<0.05℅。因為鉀和鈉比金屬鎂還活潑,一遇空氣就燃燒。如果白云石中氧化鉀和氧化鈉含量超標,鉀鈉捕集器上結晶的鉀鈉過多,破真空打開還原罐端蓋以后。鉀鈉首先燃燒,點燃結晶鎂燃燒,捕滅不及時就會使結晶器內粗鎂全部燃燒。所以選擇白云石,嚴禁氧化鉀和氧化鈉超標。
第四.白云石的其它雜質含量也應是越低越好,綜合以上要求,白云石的化學成分應該是:MgO 19%~21%,CaO 30%~33%,Fe2O3<0.5%,Al2O3<0.5%,SiO2<0.5%,Na2O<0.05%,K2O<0.005%,Mn<0.0005%,燒損率為46.5%~47.5%,其中CaO/MgO=1.394(質量比),CaO/MgO=1.0(摩爾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