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之前的兩三年內,泛高安產區都會有幾家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停產(而這主要與銀行收緊信貸政策,民間融資難有關)。到如今,除了2014年倒閉的偉鵬陶瓷、新澳陶瓷兩家陶瓷企業因為生產線落后沒有被人接盤或者承租,以及2016年就因資金鏈斷而停產的鼎冠陶瓷因老板不愿轉讓而未盤活,該產區其他倒閉企業都被以承租或者收購的方式盤活。
原新高峰陶瓷企業被瑞陽陶瓷企業全資收購,瑞雪陶瓷企業被華碩陶瓷集團全資收購,長城陶瓷企業被溫州老板收購,以及宜豐冠利陶瓷被佳宇陶瓷企業收購。
其他停產倒閉企業一部分是被原企業主拖欠了較大數貨款或者債務而選擇接盤,如宜豐億泉陶瓷、天朗陶瓷等都被債主接盤承包;另一部分則是被一些需要擴大產能的陶瓷企業老板接盤,如威臣陶瓷被新景象陶瓷接盤承包,中瑞陶瓷、瑞明陶瓷則被東方王子陶瓷企業承包等等。
倒閉企業生產線成“香餑餑”
高安產區自2011年后就提高了建陶企業的投資門檻,到后期,政府已經不再接盤普通建陶企業的投資入駐,不再為現有企業批復擴建生產線的土地,以及提高企業擴建生產線的環保標準。
這讓一些現有土地規模無法擴建、原有生產線產能較小的企業限制了其擴大產能、完善產品系列的可能,因此,絕大多數的企業只能通過租賃生產線的方式來實現產能和產品結構的擴大和完善,少數有實力的企業抓住了機會通過收購兼并的方式,擴大了企業規模。
尤其是去年被高安政府因為環保原因關停生產線的陶瓷廠家,希望能夠租賃到合適的生產線來補充這些被關停的產能。一方面是有部分企業在其他生產線基地沒有充裕的土地用于擴建,更重要的因素是,隨著擴建新生產線的成本越來越高,銀行對企業的信貸政策收緊,有業內人士表示,企業要擴建一條地磚生產線的投入資金在7000萬左右,這對當前行業利潤空間在不斷壓縮而言,企業想要收回投資成本的周期拉長了。
與此同時,去年下半年以來,一些廣東、山東產區的陶瓷人也在江西產區尋找生產線來貼牌生產。
這一系列的因素使得這些倒閉企業留存下來的生產線則成了“香餑餑”。
收購還是租賃,如何權衡?
用2000萬撬動2個億的產值,而且還節省了建線周期,這是不少行業內投資者看到的最佳投資模式,尤其是對于當前政府提高企業辦廠門檻、建線成本太高而言。
其中,產區最好的案例就是東方王子陶瓷企業在一年內先后“以租代購”的方式接手中瑞陶瓷和瑞明陶瓷,讓其從僅僅生產小地磚和瓷片的企業迅速發展成為擁有4條拋光磚和2條拋釉磚生產線的大企業,產品結構也得到了完善。
然而,對于絕大多數擁有穩定產能的產區企業而言,對于這樣的投機行為表示不認可和不公平。據記者了解,持這一觀點的企業更多是對部分租賃企業在產品價格定位、企業環保標準,以及政府對這類原已倒閉的企業被重新盤活生產線后,相關的制度不夠完善等方面存在擔憂。
瑞陽陶瓷集團總經理陳春輝曾表示,大部分租賃生產線的廠家沒有過高的建線成本,這類企業在產品投產后希望快速占領市場,更多是采取低價傾銷的方式來搶占份額,在產品開發、市場維護等方面幾乎沒有投入,更別說品牌方面的投入。但是,穩定型的企業除了計算生產線的折舊費,廠家對企業和品牌未來的發展和規劃也要有更多的考慮和投入,如市場保護、品牌建設、產品開發以及產品品質和價格等等,這些都是企業做長遠發展需要考慮和投入的項目。
新景象陶瓷企業董事長喻國光在2017年成功租賃了廣東籍企業威臣陶瓷,盤活了該企業停產倒閉一年多的2條生產線。喻國光表示,不管是收購還是租賃生產線,最主要還是看接盤的是什么樣的企業或者老板,如果接盤的企業原本就已擁有穩定的市場渠道和產品品牌,只是隨著企業未來發展的需要,需要尋找新的生產線來補充產能和產品系列,這類接盤的企業對產區和市場是沒有影響的。
喻國光在順利租賃了威臣陶瓷企業后,花了近半年的時間來處理此前該公司存在的相關員工工資等遺留問題的同時,也投入了較大的資金來檢修設備和增加相關的設備來滿足其生產要求,同時,公司還根據政府的相關環保標準進行提升。
多家被收購企業均成功盤活并擴大
近日,記者從宜豐冠利陶瓷企業獲悉,該公司在2015年被江西佳宇陶瓷企業成功收購后,在去年下半年擴建了一條日產30萬片的西瓦生產線,目前該生產線即將建成投產。
2009年,太陽陶瓷集團成功并購了老牌建陶企業——新瑞景陶瓷企業,這也是產區成立以來的第一例成功并購案。經過9年多的發展,新瑞景陶瓷企業在70后董事長劉春良的運營下,發展成已擁有2大生產基地,7條高規格的陶瓷生產線,目前還有一條大板生產線在擴建中。不僅僅如此,新瑞景陶瓷企業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在國內建陶產區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應,同時,該公司也在產區產品創新中走在了前列,如1.88千克的金剛微晶石、到星空納米石薄板再到當前的負離子瓷磚等等。
截至目前,作為產區最大一起行業并購案,2015年4月,瑞陽陶瓷集團以4.52億元全資收購原新高峰陶瓷企業,經過3年時間的發展和運營,新成立的沁園春陶瓷企業首先在產品結構上就全部轉型升級,原有的5條生產線調整為拋釉磚、大理石、負離子瓷磚等高檔次的產品,另有2條高檔的低吸水率瓷片生產線還在擴建中。同時,在2016年底,沁園春陶瓷企業在原址上重新建設裝修了面積超3000平米的現代風展廳。
2016年底,華碩陶瓷集團以1.5億元成功收購瑞雪陶瓷企業,收購結束僅僅一年多的時間,華碩陶瓷集團這家成立僅不到9年時間的年輕企業,無論是產能還是產品系列、甚至是品牌影響力均已躍居產區前列。而瑞雪陶瓷企業在華碩陶瓷集團的運營下,從過去2條生產普通拋光磚的生產線,已經發展到擁有4條生產高檔次產品的企業,產品系品種涵蓋大理石、現代仿古磚、瓷片以及拋光磚等系列。
作為高安產區第一家跨區域收購的案例,2017年,佳宇陶瓷成功收購了同樣是生產西瓦產品的宜豐冠利陶瓷,彼時,就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佳宇陶瓷近些年專心深耕西瓦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企業資金實力雄厚,冠利陶瓷是“傍上大樹”好發展。僅僅距離收購不足一年的時間,該公司就傳出經過去年下半年的緊張籌建,公司第三條日產能30萬片的西瓦生產線即將投產,也再次驗證了當時業界看好的這次并購案例。
這4家企業僅僅是泛高安產區比較典型的并購案例,同時,這幾家企業確實在現有老板的運作下發展和擴大。
同時,產區中還有其他一些案例,如三星、長城陶瓷兩家被溫州籍老板接盤后,也是獲得比較良性的發展。而另一些通過“以租代購”的方式接盤,有些也確實在接盤企業或者老板的運作下產品品質在升級、產品結構也在轉型,如金凱瑞陶瓷通過租賃的方式接受新中英陶瓷,擴充了金凱瑞陶瓷的產能和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同時,也幫助新中英陶瓷企業的生產線盤活和產品結構的升級。
當然,也有個別倒閉企業的生產線被租賃后并沒有獲得比較好的發展,甚至是被多次轉租或者更換租賃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