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備受矚目的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深圳市會展中心開展。本次展會展期五天,共吸引全球各地數千家機構參展,預計觀展人數達數百萬人,是全球規格最高、參展人數最多、交易量最大的文化產業盛會之一。
繼去年以影視文化產業為主題參展后,今年佛山仍以專業會展的模式,主打“陶文化”,通過介紹在佛山產業轉型升級中,中國陶谷在文商旅跨界融合發展中取得的成效,彰顯佛山作為“南國陶都”的深厚文化底蘊,并向人們展示佛山在文化創新、設計引領方面的探索和發展潛力。
陶文化點亮佛山館
佛山有“南國陶都”之稱,五千年的陶文化成就了“石灣瓦甲天下”的佳話。本屆文博會,佛山·陶谷展館展覽面積達300平方米,整個場館設計緊緊圍繞陶文化展開:簡約大氣的白色仿古風格設計的場館上方,“中國·陶谷”幾個朱紅大字很是醒目,展館上方,裝飾著凸顯陶文化特色的瓦脊,背景墻上有各式陶藝及文創作品。
記者在現場看到,區域共分特色主題文化展演、陶藝根基、設計引領、文商旅融合4個區域。其中,在特色主題文化表演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饒寶蓮現場剪紙、80后陶藝師霍就鐿現場制作石灣微塑等,吸引眾多游客駐足欣賞;陶藝根基區,佛山千年陶文化發展史展示墻向人們介紹佛山陶文化的深厚歷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澤棉、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黃志偉以及首屆大學生陶藝創作大賽一等獎作品的展示,向游客講述佛山文化匠人對技藝的堅守與追求,傳承與創新。
以設計引領陶文化發展趨勢
佛山打造的世界級陶瓷創新中心和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中國陶谷閃亮登場本次文博會。展館門口,聳立著的“中國陶谷·世界陶瓷創新中心”幾個白色立體字引人注目。
記者看到,在設計引領區,通過展板和視頻,介紹了佛山陶谷一谷十園及陶瓷產業先進的科研成果。如果說陶文化墻和陶塑作品向人們展示了佛山陶文化的歷史和傳承,那么中國陶谷則向人們展示了佛山在推動陶文化轉型升級方面付出的努力,彰顯以設計為引領的陶文化發展趨勢。
中國陶谷即中國佛山(石灣)陶瓷設計創意谷,由南風古灶為核心的十個園區組成,包括南風古灶片區、廣東省(佛山)軟件產業園、中國陶瓷城、石灣古鎮文創園、佛山泛家居電商創意園、佛山互聯網+創新創業產業園、新石灣美術陶瓷廠、藝術家村落(北緯23度藝術空間、忠信96·創客陶藝空間、海口一青柯藝術家村)、陶醉文化“醉·醉”歡樂街區、陶瓷研究所。據禪城區石灣鎮街道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常務副局長萬旭東介紹,“中國陶谷”計劃推進24項重點項目,總投資將達55.11億元,目前已經累計完成投資超10億元。
萬旭東說,目前佛山陶瓷設計人才培養、設計產業集聚這兩塊還相對比較薄弱。未來,石灣將加快推進工業設計研究院、陶藝學院、創新服務平臺等項目建設,加大陶瓷設計人才培育,積極引入港深和國際設計力量進駐陶谷,開展陶藝大賽、設計周等活動,走出一條具有“佛山設計”創新發展之路。
文化+產業:讓傳統文化煥發生命力
作為全球文化產業的盛會,眾多文創產品亮相深圳文博會。本屆文博會,佛山參展的文化企業也拿出自己的文創產品現場推介。
首次參加文博會的高明福煌五金制品實業有限公司帶來了他們出口日本及歐洲的鑄鐵茶壺,將傳統佛山紅膜鑄鐵工藝與手工技藝相結合,吸引來自河北消費者的關注。佛山派的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咖啡末、面粉以及芝麻等自然萬物的質感,制作出裝飾性效果極強的瓷磚,備受好評。
而第四次參加深圳文博會的石灣酒廠,將酒文化和佛山陶文化完美結合,這次帶來系列產品均以陶器包裝,其中,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黃志偉創作的《酒醉詩仙》《嶺南印象》兩款陶藝,備受歡迎。這種酒文化與陶文化的嫁接,也讓石灣酒廠嘗到了文創帶來的甜頭。據石灣酒廠營運總監陳三飛介紹,2017年,公司產值和利潤都達到20%的增長,其中10%都是技術創新和文創產品帶來的。
“文化+創新,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陳三飛說,佛山是粵酒的重要產地,但一直以來,民眾感覺米酒比較低檔。近年來,石灣酒廠注重對歷史文化的挖掘和技術的創新,讓人們了解到粵酒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從而提升人們對粵酒的認同度。
對此,消費者頗感認同。來自深圳的胡先生是一位酒器愛好者,他收藏了眾多酒器。在他看來,將石灣陶與酒相結合,為酒增添了文化內涵,提升了酒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