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在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女陶藝家分會的精心組織下,在湖南省陶瓷協會及望城區有關領導的陪同下,來自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常務理事長、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女陶藝家分會會長傅維杰等主要領導和全國各地的女陶藝家130余人,來到新華聯銅官窯古鎮進行實地考察開展“五月花——全國女陶藝家銅官交流創作活動”。
考察團一行在銅官陶瓷協會會長、長沙新華聯銅官窯國際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傅濟的陪同下,走進銅官窯古鎮,在營銷中心認真地聽取了項目沙盤地介紹,考察團饒有興趣的邊看、邊聽、邊問,傅濟總經理向考察團詳細介紹了銅官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淵源,銅官窯陶瓷發展史與中外文化融合、互鑒、成長的歷程。長沙銅官窯,上溯至初唐,鼎盛于晚唐。1998年,被打撈的千年沉船 “黑石號”,其裝載近67000件陶瓷及相關文物,56000件出自銅官窯,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緣起銅官窯的歷史。他表示,陶瓷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典型代表,厚重的歷史賦予陶瓷再次承擔起重要角色的條件。在歷史與時代發展下,中國陶瓷不僅有“底氣”,也兼備更多的機遇和成長的空間。借助“一帶一路”東風,新華聯集團將致力于復興千年古鎮,讓銅官窯古鎮重返世界舞臺,建設湖南旅游名片,推動藝術陶瓷產業和文旅產業的結合與發展。
聽取完介紹后,女陶瓷藝術家們紛紛表示:新華聯銅官窯古鎮規模大、品位高、規劃科學,有很強的文化基礎,在陶瓷藝術創作和展示平臺的打造上面非常用心,是一個非常難得的發展平臺。
考察團們隨后進入了景區實地考察,一路參觀了游客中心、陶瓷主題街區、張寶堂、石渚湖岸和羅漢松大道,長沙新華聯銅官窯國際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旅管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于五洋為全國各地的女陶藝家們介紹:為了再現銅官窯在唐朝時期的繁華,激活沉睡千年的古窯魅力,新華聯以陶瓷文化產業復興為契機,把銅官窯古鎮打造成為集陶瓷交易、展覽、創作、體驗、教育、文化交流于一體的世界陶瓷藝術小鎮,匯集鈞窯、定窯、汝窯、耀州窯等全國十大窯口和景德鎮、醴陵、德化三大瓷都的陶瓷藝術精品,引入海上陶瓷之路中東盟、南亞、西亞、北非、歐洲等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瓷器,以全球陶藝集大成者,創世界陶瓷藝術殿堂,再現千年前海上陶瓷之路的輝煌盛景。
考察團們對項目的規劃和建設規模表示震撼,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常務理事長、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女陶藝家分會會長傅維杰站在陶瓷主題街區贊不絕口:“銅官窯古鎮依托銅官窯本地深厚的陶瓷文化及淵源,建成以后必然會成為全國各地陶藝大師的聚集之地,為中國優秀的陶瓷藝術品提供了向世界展示和交易的平臺!”
來自河南汝窯的女陶藝家郭倩茹激動不已:“我在從業多年,去過全國很多陶瓷藝術小鎮,像銅官窯古鎮的這么大規模的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里陶瓷文化和旅游完美的集合,景區里的每一棟建筑都是一件藝術品,這里每年還將舉辦世界陶瓷雙年展、世界陶瓷論壇、國際彩瓷研學節等頂級盛會,銅官窯古鎮一定能夠成為中國陶瓷精英的聚集地,如果能夠選擇在新華聯銅官窯古鎮,必然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陶瓷藝術文化,更好的向世界展示我們的作品。”
銅官窯古鎮的考察臨近結束,女陶藝家們依依不舍,她們表示隨后將進一步與新華聯緊密洽談,希望盡快落戶銅官窯古鎮,在8月18日,與銅官窯古鎮一道將最美麗的一面展示給世人。
離開銅官窯古鎮,考察團一行來到距離不遠的長沙銅官窯博物館,博物館昨日方才開館,前來參觀的賓客絡繹不絕,長沙銅官窯博物館中,最受關注的是首次面向公眾開放的“黑石號”沉船打撈出水文物,看到來自“黑石號”沉船上打撈出的精美的瓷器,女陶藝家們拍手稱絕,原來銅官這片文化厚土上,承載的是千年陶瓷藝術之美,世世代代的匠人精神一直傳延至今,“黑石號”沉船是一個文化符號,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下午,考察團來到銅官國際陶藝村,在云母山上老廠房改造的陶藝創作基地,女陶藝家們各顯身手,親自拉抷、捏抷、彩繪,留下一件件精美的陶瓷藝術品,兩個半小時的創作、交流,給了女陶藝家們一個充分展示和對話的機會,不同地域的工藝、技巧得以融匯,銅官特有的陶土在女陶藝家們一雙雙巧手上各具形態,這是一場關于藝術與心靈的碰撞。
最后,女陶藝家們走訪了銅官老街的老藝人們,在夕陽斜暉的映照下,百余名陶瓷藝術界的“金鳳凰”更加顯得熠熠生輝,她們為銅官窯留下了美好的倩影,銅官窯也將為她們修筑華麗的鳳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