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型國際性文學論壇考察團到禪城進行文化交流活動,領略嶺南文化精粹,感受改革開放40年來佛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文學發展論壇于11月12日在廣州開幕。14日,與會的15個沿線國家(地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文學機構負責人、作家和學者組成考察團,到佛山、廣州、江門等城市展開文化體驗之旅。在佛山,考察團來到禪城南風古灶以及新石灣美術陶瓷廠進行參觀交流。
考察團表示對佛山陶瓷文化慕名已久。當在南風古灶看到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的龍窯,羅馬尼亞知名作家歐金·烏力卡羅直呼神奇:“太棒了,這真是中國陶瓷的活化石。”第二次來佛山的約旦作家穆罕默德·拉哈爾,現場情不自禁地朗誦起他為佛山創作的詩歌,表達他對這里風景人文的喜愛。
“生肖”“羅漢”“佛教”“老子”……在新石灣美術陶瓷廠,豐富精致的陶藝展品把抽象的中國傳統文化概念生動地呈現在考察團面前?疾靾F逐一進入修坯間、石灣公仔博物館、“大師館”參觀,陶瓷品背后的文化內涵引起他們極大興趣。
“禪城的陶瓷雕塑作品,尤其是融合佛教、道教等傳統文化的作品,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會說一口流利中文的印度詩人、漢學家墨普德給禪城點贊。他認為,禪城在城市化過程中能做好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為他打開了另一重認識中國文化的視角。
佛山市作家協會主席、禪城區文聯主席張況表示,此次交流活動帶來了精彩的文化碰撞,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與禪城梳理歷史淵源、生動呈現出禪城故事,搭建起文化連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