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納塔克邦首席部長H D Kumaraswamy致信總理莫迪稱,國內鐵礦石線上招標未能得到下游買家的積極響應,導致內礦庫存堆積。
卡納塔克邦政府已要求中央政府增加鐵礦石及球團的進口關稅以保護印度國內礦山。由于國內鋼廠偏好進口鐵礦石,該邦稱其已損失近60億盧比(0.843億美元)。
卡納塔克邦是印度第三大鐵礦生產地,年產能達3500萬噸,然而由于鐵礦進口量過高,國內鐵礦石庫存堆積。
在信函中,HD Kumaraswamy稱卡納塔克邦鐵礦石情況比較特殊, 最高法院規定該邦生產的鐵礦石通過電子招標模式銷售,這導致大量電子平臺銷售的鐵礦石未能售出。
首席部長稱,“目前當地鋼廠更愿意進口鐵礦石,而非從當地礦山購買”。
他稱“鐵礦石進口量過大不僅對目前財政赤字有負面影響,還對本國鐵礦石生產造成沖擊。這也違背了“印度制造”項目的初衷”。
據悉,2018年10月,印度鐵礦石進口從一年前的49萬噸增至102萬噸,增幅109%。今年年初至今,卡納塔克邦的鋼廠鐵礦石進口量累計達450萬多噸。
截至2018年10月,卡納塔克邦共有2000萬噸鐵礦石在電子平臺銷售,實現銷量為1400萬噸。
今年1月至10月期間,奧里薩邦及恰斯蒂爾邦的鐵礦石價格分別上漲36%和20%,而進口鐵礦石價格增長了24%。同期卡納塔克邦產鐵礦價格反而下降了4%左右,主要原因是該邦80%的鐵礦供應給一家當地大型鋼廠,但這家鋼廠近
期削減了當地礦采購量,轉而采購高價進口資源。
主要原因之一是進口鐵礦石關稅較低,僅為2.5%,致使鋼鐵行業更青睞進口鐵礦。目前所有品位的鐵礦石(粉,塊)進口關稅都為2.5%,而出口關稅卻是30%。
據當地鋼廠消息稱,由于當地生產的鐵礦石價格過高,質量也不好,因此不得不外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