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南京市高淳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日用陶瓷專委會和江蘇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中國國瓷發展論壇”,于12月22日在江蘇南京高淳隆重開幕,并同期舉行了“中國日用陶瓷設計中心華東分中心”掛牌儀式。
據了解,本屆論壇主辦方邀請了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領導及清華美院、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北京國際會都、上海錦江國際酒店、南京金陵飯店的專家參會,并和17家國家用瓷的生產企業參會代表圍繞如何進一步弘揚中國悠久陶瓷文化,提升我國陶瓷藝術設計水平,打造當代國瓷形象和國際品牌,促進行業轉型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對陶瓷產品的需求等議題,進行深入了探討交流。
此外,本次論壇同時安排了中國陶瓷行業國家用瓷指定生產企業就國家用瓷設計理念、文化傳承及創新、工藝技術特點及發展趨勢等進行了主題演講發言。
原江蘇省副省長、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全林在開幕式致辭中說,陶瓷不僅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江蘇是我國陶瓷文化的重要組成和重點陶瓷產區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江蘇陶瓷行業因地制宜,積極創新,加快發展,宜興紫砂藝術得到進一步弘揚,高淳陶瓷異軍突起。特別是高淳陶瓷在缺乏產業基礎和產區配套的條件下,開拓創新,克難奮進,從一個山區小廠發展成為我國陶瓷行業的知名品牌和國家用瓷的重點企業,為江蘇陶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本次論壇的東道主、江蘇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孔德雙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辭時表示,與會代表從全國各地,不辭旅途辛勞,齊聚國瓷小鎮,參加國瓷論壇活動,聚焦國瓷品牌培育,共謀陶瓷產業發展,是對高淳陶瓷最親切的關懷和最真誠的支持。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高淳陶瓷創業60周年。60年來,高淳陶瓷歷練風雨,經歷了三個艱難而不平凡的發展階段。”孔德雙在致辭時向與會者介紹。
據孔德雙介紹,1958年第一代高陶人在固城湖畔、秀山之麓,利用當地陶土生產日用粗陶,開始了創業旅程,但由于工藝落后、體制影響,兩度停產轉產,到1978年高淳陶瓷還是個產值不足百萬元的山區小廠。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勁吹神州大地,也催生了高陶人的創業激情,他們利用本地焦寶石資源,成功開發出適應現代生活方式的陶瓷新品——炻器,打入了國際市場。通過三次技術改造,引進國際先進技術裝備,不斷提高產品檔次,出口創匯快速增長,企業綜合經濟效益連續10多年列行業之首。并于2003年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核準制條件下我國日用陶瓷行業第一家上市的公司。
進入21世紀以來,由于宏觀環境的劇變和制造業成本的大增,暴露了高淳陶瓷單一依賴外貿出口、主要依靠低成本競爭的不足,企業效益持續下滑,經營困難不斷加劇。面對挑戰,高陶人大力轉變企業發展方式,以產品創新、市場創新推動了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提升,初步實現了市場結構從單純依賴外貿出口,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拓展,產品結構從單一的炻器產品,向骨質瓷、炻器、高技術陶瓷的系列化發展,企業核心競爭力從主要依靠低成本競爭,向主要依靠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和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孔德雙介紹說。
據了解,首屆中國國瓷發展論壇選擇在高淳舉辦,與高淳陶瓷杰出的發展成就和在陶瓷界的突出地位不無關系。
2014年,高淳陶瓷獨家承制了北京APEC峰會招待晚宴用瓷,“盛世如意”琺瑯彩國宴用瓷耀眼全球。之后連續為上海亞信峰會、南京青奧會、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接風晚宴及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等設計制作精美絕倫、風格各異的國宴餐瓷。
2017年5月15日,高淳陶瓷獨家承制的“絲路國宴”國宴餐瓷在北京雁棲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領導人午餐宴會再次驚艷世界。高淳陶瓷已成為二十一世紀國宴餐瓷的締造者,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陶瓷品牌。
近年來,高淳陶瓷又依托當代國瓷的文化內涵和國際影響力,發揮地處秀山之麓、固城湖濱的山水生態優勢,大力打造占地1.08平方公里的“國瓷小鎮”,這是江蘇省、南京市首批創建的特色小鎮,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國瓷小鎮”區域特色榮譽稱號。
目前,“國瓷小鎮”已聚集國際著名陶瓷設計師、陶藝家20多位,與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共建了中國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基地,與江蘇省文聯共建了江蘇省文藝家創作基地。未來三年“國瓷小鎮”將融陶瓷產業、創意產業、文化體驗、休閑旅游產業于一體,打造中國當代陶瓷創意之都和高技術陶瓷研發基地。
我國陶瓷制造歷史悠久,造就了華夏燦爛文明的傳奇。王朝更迭,中國陶瓷始終站在世界頂端,成為中華民族最獨特、最閃耀的符號。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陶瓷人自強不息、奮斗不已,使中國陶瓷占有全球三分之二的出口市場,恢復了中國作為陶瓷大國的地位。
主辦方表示,舉辦本屆國瓷發展論壇,旨在加強國瓷生產企業之間的經驗交流,促進我國陶瓷行業的轉型升級,推動中國從陶瓷大國向陶瓷強國的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