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由海派文化中心和上海陶瓷科技藝術館共同主辦的“上海海派陶瓷藝術交流展暨新青年陶瓷創新藝術沙龍”,在上海市虹口區海派文化中心舉辦,活動將展出60余件展品。展覽延續至5月15日。
海派文化海納百川、兼容并蓄。海派藝術家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瓷器與繪畫的融合創新,而海派陶瓷的藝術風格充滿了當代化、多元化,它將時尚創新的精神、現代都市的氣質、世界文化的匯集和江南文化的古典雅致充分融合。近十年,海派陶瓷藝術在上海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
此次展覽將展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遠長、楊曙華、李文躍、劉偉、何炳欽、劉文斌等25位藝術家的60余件展品,為我們帶來一場與眾不同的海派陶瓷藝術盛宴!
傳統的景德鎮青花,藍白相映,經典雋永,在歷代匠人藝者的手下形成了多樣的紋飾,纏枝蓮紋、云龍紋、牡丹類紋、松竹梅紋等等,圖案精致卻難免有些千人一面的枯燥,技藝上也同樣簡單易復制。何炳欽想起了在龍泉學習和制作的青瓷,龍泉青瓷著素色釉,僅靠刻花,使表面釉的薄厚變化而產生紋理,由此何炳欽衍生出了彩色刻花的陶瓷裝飾,創新并非無本之源,唯有百流匯川。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因為“豬”外形富態,所以豬被賦予了很多吉祥的寓意。 其性情溫和,隨遇而安,憨態可掬,又誠實忠厚,有安居樂業、豐衣足食之吉祥寓意。豬在傳統文化中是財富和福氣的象征,它的外表胖胖圓圓的,而且渾身都是寶,就像一個碩大的元寶,所以在風水中,豬具有財富的靈動力,是最常用的旺財吉祥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