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內蒙古包頭三隆稀有金屬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三隆公司”)電解車間看到,金屬鑭電解質溶液正在爐槽翻滾,經過電解、提取、澆鑄、脫模等近10道工序,一塊塊廣泛應用于稀土儲氫電池制造的金屬鑭便制備完成。“2019年,公司投入近700萬元資金對環保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后99%的排放廢料可二次利用,一年可為企業節省近200萬元的原材料費用。”三隆公司總經理王東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更加重視資源利用的系統效率,更加重視在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損害,更加重視資源的再生循環利用,用最少的資源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嚴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如今,包頭稀土高新區人均擁有公共綠地面積12.1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區內主次干道道路綠化普及率達到100%,空氣質量達標天數連續三年位居包頭市五區第一。
循環綜合利用
將能源“吃凈榨干”
像三隆公司一樣,同樣注重“綠色發展”的企業還有東方希望包頭希鋁公司(以下簡稱“希鋁”)。
通過創新,希鋁拓寬回用渠道,改造廢水處理設施,采用“過濾+超濾+反滲透”工藝,將處理后的廢水回用于循環水系統,剩余部分回用于沖渣、脫硫系統補水,煤場抑塵,脫水倉沖灰等回收利用。生活污水全部處理后綜合利用,回收至電廠冷卻塔,作為補充水重復再利用。“通過產業鏈的創新循環,公司生產環節實現了循環閉環和能量的梯級利用,并且整個過程沒有產生任何廢物污染。”希鋁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彭建南告訴記者。
把上一個生產流程產生的廢料,當作下一個生產流程的原料再利用,不斷循環,最后形成閉環。這樣的“綠色循環”閉環飽含著創新突破的思想。
希鋁設計生產電解鋁年規模為86萬噸,擁有三個電解鋁生產系列、共計912臺大型電解槽,電解槽排煙溫度在110℃~140℃之間,夏季較高,冬季較低,其中蘊藏著大量的低品位熱能,且連續穩定,過去這部分熱能往往直接對空排放。
“這是十分好的商機,公司采用先進高效的余熱回收利用工藝,啟動‘低溫煙氣余熱利用’項目,我們將希鋁排煙余熱進行利用,可收到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內蒙古北控熱力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華莉說道。
據王華莉介紹,“低溫煙氣余熱利用改造”工作原理是冬季煙氣換熱器換出熱后進入采暖換熱器與熱網水進行換熱,通過供熱首站對外供暖。夏季煙氣換熱器換出熱后進入發電設備換熱進行低溫發電。
“低溫煙氣余熱利用”項目預計年節約標煤量3.412萬噸,年減少排放二氧化碳量8.67萬噸,年減少排放煙塵量81.2噸,年減少排放二氧化硫量1023.6噸,年減少排放灰渣量2.25萬噸,年折合種植樹木473萬棵。
“我們歷來支持企業強化技術創新和管理,促進企業、園區、行業間鏈接共生、原料互供、資源共享,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推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稀土高新區經信委主任陳福才說。
做活水文章
保護沿黃經濟帶濕地
6月4日的黃河岸邊,疾風勁吹,張福明扶著黃河大壩100米處訂樁防線上的樁基,不一會兒的工夫,他的“老搭檔”付恒凱開著車遠遠駛來,他們要開始巡河。
付恒凱和張福明是稀土高新區農牧林水局河長辦的工作人員,為做好轄區“四湖一河”長達30余公里沿線上的生態保護,今年以來,他們不斷增加巡查頻次,并加大力度嚴查垃圾傾倒、違建、排污等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
記者在二道沙河稀土高新區段看到,該河道水生態尾閭管線工程建設正陸續展開,項目建成后,將承載包頭市85%的污水凈化處理能力。在河道東西兩岸,生態護坡工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目前,黃河沿線的‘四亂’問題已基本清理,環境越來越清新亮麗,河湖面貌也得到了有效改善。”付恒凱欣喜地說。
記者了解到,僅2019年,包頭稀土高新區就實施了總投資54.5億元的沿黃生態建設項目3個,重點推動了小白河環湖景觀帶、四道沙河綜合治理、小白河區域鹽堿化濕地生態治理等項目。深入落實“河湖長制”,加強二道沙河、四道沙河等河湖治理與保護,加快推進萬水泉污水處理廠擴建、二道沙河管網建設等治水提質項目,城鎮生活污水、工業園區廢水等治理全面提升。
2019年,包頭稀土高新區投資近1000萬元在環保局建設600平方米的實驗室,實驗室建成后,可進行大規模的企業環保相關數據監測,“目前,我們已經采購了7臺大型儀器設備,正在進行CMA檢測能力及可靠性的認證和評價。”稀土高新區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副大隊長郭立說。
舉旗心有方向,落棋胸有成竹。綠色為發展底色的稀土高新區,正努力承擔發展新使命,爭做在綠色發展道路上永不停歇的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