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冠疫情對世界經濟產生沖擊,貴金屬市場也未幸免,出現價格波動。但鈀金卻成為國際貴金屬市場的一個異類,不僅價格反超黃金,且供不應求。為實現產品利潤最大化,增強綜合回收產品產量增產增效能力,云南銅業下屬冶煉企業西南銅業抓住機遇,深挖內部潛力,1~6月,海綿鈀產量同比增長180.44%,創效近千萬元。
改善環保 提升原料保障
鈀原料在生產投料前,需對其進行焚燒動火預處理,而焚燒時產生的煙氣和灰塵如果不能及時回收處理,存在環保問題隱患。如何對酒還碳焚燒預處理產生的煙氣和灰塵進行及時回收處理,提高動火作業安全性?西南銅業稀貴分廠技術管理人員集思廣益,查閱資料,確定可行性措施后,對酒還碳焚燒場地及設備進行改善,將原有設備更換為酒還碳還原爐。該還原爐的投入使用能夠及時回收處理煙氣和灰塵,并使動火受控,同時,酒還碳預處理量大幅度提升,解決了原料不足問題,按目前處理量,已滿足鈀原料常年滿負荷生產。
優化流程 為增產奠定基礎
鈀生產具有流程長、耗時大、工序繁瑣等特點,如何進一步縮短生產周期?西南銅業稀貴分廠職進行多方位思考,對生產組織方式、單釜處理效率、單釜溶液貴金屬含量等進行優化。實行錯峰休息,加快生產進度,日處理量由4釜增加到8釜;提升鉑鈀物料的粗煉和溶液濃度,物料進行預處理,脫除部分賤金屬,中和溶液進行兩釜濃縮合并,生產周期同比單釜不變,海綿鈀產量同比增加一倍。
精細操作 促指標優化
精益生產、注重細節。鉑、鈀生產對精細化操作要求校高。在操作過程中,防止溶液跑、冒、滴、漏,做到點滴回收,每道操作結束后,及時清洗釜體過濾槽、濾布、軟管泵等工具,防止溶液交叉污染,以便縮短氧化、還原次數和生產周期。在中和過程中根據堿液的濃度及時調整堿液流量,勤觀察、多測量,確保中和終點的準確性。同時,鈀在還原成產品后,利用去離子水洗滌,采用酸泡再次降低鈀粉中Ag和Fe,洗滌中性后進真空烘干機烘干,避免吸附氧氣造成燒損超標。
通過上述舉措,西南銅業稀貴分廠單釜生產周期由42天縮短至28天,為超額完成年度生產任務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