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與法國直接還原鐵(DRI)生產商GravitHy已簽署諒解備忘錄,將通過使用淡水河谷創新鐵礦石壓塊技術尋求專注于碳中和鋼鐵制造工藝的解決方案。根據諒解備忘錄,淡水河谷與GravitHy將共同評估在后者位于法國濱海福斯市的運營區內建造一座工廠,以利用淡水河谷優質鐵礦石原料生產直接還原型鐵礦石壓塊。
GravitHy的首座DRI工廠預計將于2027年在濱海福斯市投產。該工廠將以氫氣為還原劑生產DRI,這項工藝與高爐-轉爐長流程工藝相比,將顯著減少鋼鐵生產鏈中的碳排放。GravitHy將建造的這座DRI工廠預計年產能為200萬噸,投資額為20億歐元。GravitHy正在推進該工廠的工程和許可研究,預計將于2024年開工建設。
淡水河谷產品和業務發展總監郝杰禮(Rogério Nogueira)先生表示:“淡水河谷致力于為全球鋼鐵行業提供低碳解決方案。鋼鐵市場瞬息萬變,新的參與者接受挑戰,用氫氣生產低碳DRI,以期滿足不斷增長的電爐產能對于DRI的需求,GravitHy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很高興可以與氫基DRI生產領域的領跑者合作,我們相信,我們的鐵礦石壓塊具有適用于DRI生產的出色特性。”
GravitHy首席執行官何塞·諾爾丁(Jose Noldin)先生在評論這項諒解備忘錄時表示:“鋼鐵生產脫碳是一項重大挑戰,需要創新解決方案,不僅需要在技術上創新,而且需要在產品和商業模式上創新。我們很高興可以與淡水河谷開啟合作,對淡水河谷獨特且先進的壓塊技術進行評估,在采礦業所提供的低碳解決方案中,這項技術有可能成為游戲規則的改變者。”
此次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增強了淡水河谷對于通過采用直接還原路線和使用氫氣實現低碳鋼鐵制造的信心。淡水河谷承諾到2035年前將“范圍三”凈排放量減少15%。自2021年起,淡水河谷已與30余家鋼鐵行業客戶簽署諒解備忘錄,其所產生的碳排放總量約占公司“范圍三”排放量的50%。此外,淡水河谷還力求到2030年前將“范圍一”和“范圍二”的絕對排放量減少33%以及到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這些目標與《巴黎協定》“將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相一致。
今年5月3日,淡水河谷宣布,公司已成功測試了一種適用于直接還原路線的新型鐵礦石壓塊,它有助于鋼鐵生產過程脫碳。新型壓塊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球團低80%,有助于公司減少“范圍一”和“范圍二”排放。
關于GravitHy
GravitHy于2022年由一個世界級財團創辦,該財團的成員包括歐盟下屬機構歐洲創新與技術研究學院(EIT)旗下的創新能源分院(EIT InnoEnergy)、Engie集團、Plug集團、佛瑞亞集團(FORVIA)、IDEC集團(Groupe IDEC)和普銳特冶金技術(Primetals Technologies)。
GravitHy是一家可持續發展的鋼鐵公司,其第一家工廠位于法國南部的濱海福斯市。隨著鋼鐵行業脫碳進程的推進,GravitHy將通過制備和使用低碳氫生產DRI來滿足對于綠鐵不斷增長的需求。DRI既可作為低碳煉鋼的原料就地使用,也可以熱壓鐵塊(HBI)的形式面向全球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