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9-12日,2025年亞洲水泥技術大會在韓國首爾召開。會議由International Cement Review(《國際水泥評論》)主辦,韓國水泥協會協辦。會議主題為“為亞洲水泥行業脫碳”,來自20個國家的約300名代表參會。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產業政策副部長Lee Seung-ryul 、國會產業貿易資源中小企業委員會主席Lee Cheol-gyu、韓國水泥協會會長、Hanil集團總裁Jeon Gun-sik為會議致辭,肯定了韓國水泥行業的轉型努力,政府承諾將為韓國水泥行業實現碳中和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會上,韓國水泥協會(KCA)科技發展部主任Kim Eui-Chul做《2050年韓國碳中和戰略規劃》報告,發表了行業減排軌跡和未來目標。
他指出,韓國現有水泥產能超過5000萬噸,2024年水泥產量4400萬噸。自2016年達到峰值以來,在韓國排放交易計劃(ETS)的框架下,韓國水泥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在下降。“以 2018年行業數據為基準,到2030年,國內水泥行業溫室氣體減排12%,到 2050 年減少 53%,主要手段為替代燃料(垃圾衍生燃料,氫氣、生物質),原料替代,推廣復合水泥、CCUS項目等。”他說。“燃料轉換是該戰略的基石,韓國水泥行業目標是到 2030 年,實現 36%的燃料替代率,到 2050 年,達到替代 100%,包括利用廢棄塑料、生物質和氫。”截至目前,韓國水泥企業已經在替代燃料系統上投資了 1萬億韓元(約7.3億美元)。
通過替代原材料和輔助膠凝材料 (SCM) 減少熟料含量是第二大支柱。目前,普通波特蘭水泥 (OPC) 占總產量的 83%,復合水泥產量目標是到 2030 年達到 20%,到 2050 年達到 29%。預計到 2050年,全行業非碳酸鹽材料的使用量將增加 6 倍。
Kim 先生概述了該行業的三個戰略重點領域:通過產品多樣化加速市場轉型;擴大對低碳技術的研發投資;以及通過標準改革和支持碳差價合約(CCfD)來加強監管框架。
“韓國水泥協會正在帶頭加強行業的可持續性,以便水泥行業能夠成為全球碳中和實踐的領導者。”他總結道。
會議就全球水泥行業宏觀發展趨勢、印度水泥行業碳中和路線圖、煅燒粘土利用、韓國ETS體系運行情況、全球水泥行業CCUS項目進展等,進行了發表和討論。
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國際合作部主任陳飛應邀做主題報告《中國水泥行業新篇章》,介紹了中國水泥行業發展情況、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特別是去產能、碳中和和海外投資方面的情況。
華新水泥亦應邀參會,并做《華新水泥2050年碳中和路線圖》報告。
會議期間,陳飛副秘書長與韓國水泥協會會長就水泥進出口、余熱發電、SNCR技術設備推廣等進行了交流,并就未來交流合作機制達成初步意向。
會后,參會代表參觀了Hanil水泥公司丹陽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