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 堇青石基、莫來石基管狀陶瓷分離膜的制備方法
公開(告)號: CN1830891
申請(專利)號: 200610039103.4
發明(設計)人: 劉杏芹;董應超;孟廣耀;彭定坤;任祥軍
(申請)專利權(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內容:(摘要)本發明涉及陶瓷分離膜的制備技術領域。首先用細粒堇青石粉體制備的漿料對粗粒度原料粉體進行表面改性:將粗粒堇青石、莫來石粉體分別浸漬于細粒堇青石粉體漿料料中機械攪拌1-2小時后濾出粉體,干燥,使粉體增重的質量百分數為8-15%,其細粒堇青石粉體的粒度為小于10微米,粗粒堇青石或莫來石粉體與細粒堇青石粉體在漿料的體積比為1∶3-5;然后用擠出成型制備大孔陶瓷管支撐體,并在該支撐體上制備膜層。本發明使用細粒堇青石粉體漿料對粗粒度原料粉體進行表面改性處理,使大顆粒骨料粉體燒結,因而由其制得的堇青石基、莫來石基管狀陶瓷分離膜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和抗熱沖擊能力,并具有孔徑大,通量高,滲透阻力小等優點。該方法制備周期短、成本低,適于工業化應用。
主權項:一種堇青石基、莫來石基管狀陶瓷分離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擠出成型制備堇青石基、莫來石基大孔支撐體,并在該支撐體上制備分離膜層,其特征在于,其步驟為 (1)首先用細粒堇青石粉體漿料對粗粒度原料粉體進行表面改性:將粗粒堇青石、莫來石粉體分別浸漬于細粒堇青石粉體漿料料中機械攪拌1-2小時后濾出粉體,干燥,重復上述步驟,使粉體增重的質量百分數為8-15%,其中,用作改性劑的堇青石細粉體的粒度為5-10微米;所述細粒堇青石粉體漿料是由粗粒堇青石粉粉料與有機添加劑懸浮分散于水介質中濕法球磨5-20小時而成,該漿料的固含量質量百分比為10-20%;所述有機添加劑是高分子分散劑,(2)然后用現有技術在擠出機上擠出陶瓷管坯體,經1380℃、空氣氣氛下燒結3-4小時,冷卻后即得管狀大孔支撐體;其中,粗粒堇青石或莫來石粉體與細粒堇青石粉體在漿料中的體積比為1∶ 3-5;所述粗粒度堇青石、莫來石原料粉體的粒度為50-500微米;(3)再利用現有技術在管狀大孔支撐體上制備膜層:采用熱噴涂工藝制備外膜,或利用懸浮漿料浸漬涂膜技術制備外膜和內膜,或采用懸浮漿料浸漬涂膜技術制備修飾層;所用漿料同以上所述的細粒堇青石粉體漿料;所用的熱噴涂是指現有技術中的懸浮顆粒漿料噴涂技術,周圍溫度控制在80-90℃內,自然冷卻,然后高溫燒結即得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