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石化綜合車間新建110萬噸/年含硫污水汽提裝置8月15日實現裝置全面中交,8月22日上午10時,裝置一次投料開車成功,產出合格的液氨、凈化水、酸性氣產品。這標志著18個月零6天的110萬噸/年含硫污水汽提工程全面完成。
隨著荊門石化原油加工量不斷提高,含硫污水總量也日益上漲,日均最小量有100噸,最大可達到150噸,原有的生產能力已無法滿足需要,已遠遠超過了荊門石化綜合車間兩套污水汽提裝置的總處理能力,為避免不合格凈化水對污水處理場的沖擊,確保外排污水氨氮穩定達標排放,提高荊門石化的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從2010年開始,荊門石化開始進行110萬噸/年含硫污水汽提裝置的籌建工作,裝置于2011年9月開始施工,2012年8月竣工,2012年8月15日中交,8月22日一次投料開車成功。
本套裝置的建成投產,將形成140噸/小時的酸性水處理能力,能有效凈化現有各裝置產生的含硫污水中的硫化物和氨氮,同時也是荊門石化1000萬噸/年煉化基地建設中處理加氫型酸性水的重要配套裝置。污水得到凈化后供上游裝置重復利用,所產生的酸性氣作為生產硫酸的原料,側線抽出的氨氣生產液氨作為產品出廠,在變廢為寶的同時,徹底根除廢水廢氣污染。
該裝置自8月15日引入新鮮水、蒸汽、氮氣后,進行貫通試壓、氣密、水運、氣運,正式進入開工階段。22日10時,按照開工投料方案以50噸/小時的進料量逐步引入酸性水向汽提塔進料,并緩慢升溫升壓,建立側線系統和酸性氣系統,下午16時,凈化水和酸性氣質量合格,開始外輸,三分氨正常產出,標志著裝置一次開車成功。目前,該裝置運行平穩,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
新汽提裝置的建設開工投產,為荊門石化千萬噸擴能項目的增產不增污工作打下了基礎,同時也解決原汽提裝置存在的生產設備隱患,緩解運行壓力,使荊門石化綜合車間酸性污水處理能力得到了增加,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更重要的是該項目的實施不但減輕了酸性水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緩解了對下游污水處理場的壓力,對于荊門石化持續推進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