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12年中國有色金屬加工行業技術進步升級大會暨貴州省有色金屬加工產業發展研討會在白云區舉行。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群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文獻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局局長肖春泉出席并講話。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馬世光、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副會長原寅平分別主持會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崇祺、何季麟、胡正寰,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行業協會聯系辦公室調研員宋光蘭,中國鋁業公司辦公廳主任楊燕青,貴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海燕,市長助理陳暉;白云區委副書記、區長黃昌祥,區委常委、副區長邱斌;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秦亞梅,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宋旭升、譚筑等出席會議。
大會由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貴州省發改委、貴陽市人民政府和中國鋁業公司主辦,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貴陽市工信委和白云區政府承辦。
張群山指出,有色金屬工業是我省重要的支柱產業,也是我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推進煤電鋁、煤電磷、煤電鋼、煤電化四個一體化的重要舉措。經過多年的發展,貴州有色金屬工業具備了一定的產業基礎,已建立從地質勘探、設計科研、基建施工到采、選、冶、加工生產和經營管理相配套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鋁、鈦、黃金在全國有色金屬工業中占有重要位置。已基本形成中鋁貴州分公司、遵義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業。貴州具有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的比較優勢,隨著交通等基礎條件的不斷改善,建設全國重要的資源深加工基地優勢日益顯現。
黃昌祥在大會上介紹了高新區、白云區工業經濟發展和鋁及鋁加工發展規劃,以及兩區發展鋁及鋁加工產業的優勢。他說,高新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是貴州省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截至目前,全區已聚集企業2000余家,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占全省的40%,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四大產業基地”已聚集40余個產業項目,總投資320億元,預計產值500億元。其中,皓天光電公司已成功產出亞洲最大藍寶石晶體,振華新材料公司年產4500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全面達產,“中電振華新材料新能源基地”、“中航飛機發動機產業基地”、“貴州科學院高新技術產業創新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已建成投產,而朗瑪信息現進入“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成為全省首家創業板上市企業。“十二五”期末,高新區工業總產值(火炬)將超過2500億元,確保在全國國家級高新區的排位進入前50位,力爭進入前30位;其中,核心區地域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確保完成600億元,奮力沖刺1000億元。白云區堅持“工業強區”戰略,積極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深入破解發展難題,實現了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目前,白云區圍繞中鋁貴州分公司、貴州鋁廠兩大龍頭企業,鋁及鋁加工基地和沙文生態科技產業園已躋身貴陽市十大工業園區,并在向500億園區的目標挺進。轄區內聚集了中國鋁業貴州分公司、貴州鋁廠、南方匯通、中航標準件、七冶建設等國有大中型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19家。吸引了包括美國岱高、娃哈哈、燕京啤酒等世界500強企業和眾多國內知名企業落戶。預計“十二五”末,可實現當地鋁資源“錠變品”就地轉化率達80%以上,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鋁工業體系。此外,高新區、白云區發展鋁及鋁加工產業還具有成本、市場、區位、政策、體制等五大優勢,都將進一步推動企業大發展、產業大轉型和區域大跨越。
會上,高新區和白云區與合作意向企業舉行了集中簽約儀式;對中國建筑鋁型材二十強企業、中國工業鋁擠壓材十強企業和中國銅板帶材十強企業進行授牌,并授予山東臨朐“鋁型材產業化基地”稱號;黃崇祺、馬世光分別作了《電力工業用金屬導體》、《中國銅、鋁加工產業發展出路》的報告。
當日下午,與會嘉賓和代表參觀了高新區數字內容產業園、白云鋁及鋁加工基地鋁城鋁業、高新區規劃館;舉行了2012中國銅加工技術進步交流會和2012中國鋁加工技術進步交流會。
大會邀請的領導及嘉賓,協會參會人員,省、市參會人員,國家有色金屬行業和中央、省、市相關新聞媒體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