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10點整,貴州黃果樹鋁業公司新建電解車間內外彩旗飄揚,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由七冶爐窯公司承建的該廠電解鋁
智能分析系統——電解鋁更多>>擴建工程前52臺電解槽試通電焙燒點火儀式在此隆重舉行。安順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委領導欣然剪彩,并在發言中對七冶爐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贊揚。
貴州黃果樹鋁業二期擴建工程,是安順市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實施工業強市、后發趕超戰略的掛名工程,受到了安順市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同時,該工程也是七冶爐窯實施經營戰略調整后首次獨自承擔電解系列制作安裝全部施工任務的綜合性工程。工程的成敗,不僅關系到七冶爐窯經營戰略調整的信心,對七冶在黔中大地的信譽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為此,去年8月底按合同約定開工伊始,爐窯公司領導就非常重視,應業主的要求,組建了由爐窯公司副總經理李曉檬親任項目經理的項目部,進駐現場籌備施工。但由于業主材料影響等原因,去年年底工程被迫停工。
今年6月,業主老總在工程復工后,立即提出了“十·一”前必須完成前52臺槽交工通電試焙燒的階段性工期要求。而此時,七冶爐窯國內外20多個項目點幾乎都先后進入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員緊缺。即使不受人員設備影響,按正常施工工序,要在短短90天時間,從原材料下料到完成52臺成品焙燒槽,其難度可想而知。
面對壓力,項目部咬緊牙關,在人力資源極其有限的情況下,毅然接受挑戰。李曉檬親自蹲點項目部,跟大家一樣吃住在一起,每天10多個小時奔波于現場,及時協調和解決施工中的技術難題。尤其在結構件制作高峰期,焊機和人員缺乏,工期一度不能跟上工期計劃,李總及時調整思路,根據施工任務需要,按工序和施工流程,把施工班組分成鋁母線加工、電解槽制作安裝、零部件加工和筑爐四個作業組。各技術人員從原材料下料、加工、焊接到安裝就位,各環節、各工種嚴格把關,并有效地推行了工序間交接互檢制度(如:每個焊接點必須注明焊接者姓名),以此增加全員質量意識。安全技術人員則隨時跟進抽查,在確保進度的同時也確保了工程的質量和安全。
經過全體參戰人員加班加點地日夜奮戰,至9月15日,業主提出的前52臺槽全部砌筑完成,不僅比業主提出的工期要求提前了整整10天,而且工程質量也多次在業主、監理組織的工程例會上得到各方的一致肯定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