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產業司調研新疆電解鋁企業,把電解鋁行業重新推到公眾視線中。電解鋁業向西部特別是新疆大規模轉移,雖然發展形勢喜人,但背后是否還有隱憂?
分析師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全國電解鋁產業正面臨產能過剩、消費增速放緩、虧損嚴重等嚴峻形勢,“這些已不是新問題,早在2008年前后就已經出現。同時,行業已經并且還將要經歷不斷優勝劣汰的調整過程,其中不少中小型的電解鋁廠家已經倒閉或者轉行。由于受到整個有色金屬行業不景氣的影響,未來還會有一段困難期。”
擴張西部
數據顯示,我國上半年電解鋁產量大幅增長主要來源于新疆、寧夏、甘肅、青海、貴州等西部地區。其中新疆地區的產量達27.9萬噸,同比上漲160.45%,而去年全年新疆地區電解鋁總產量也不過29.41萬噸。
今年以來,新疆新投產電解鋁產能比較多,還有一批在建和規劃項目,產業規模快速擴張勢頭明顯。
發改委在調研時表示,鋁屬資源能源型產品,產業物流量大,且新疆區位偏遠,當地市場需求有限,電解鋁產能過快增長必將進一步加劇全國產能過剩矛盾。隨著運輸費用的提高、電力環境變化和人員工資上漲,現有的電解鋁成本比較優勢會逐漸削弱,利潤空間將會被擠壓,新疆電解鋁產業可持續發展也將面臨挑戰。
為此,調研組要求嚴格控制電解鋁總量過快增長,把工作重點更多地放在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節能減排、發展深加工等方面。
這樣的調研結果對電解鋁企業西遷影響幾何?分析師認為,只要國家不采取類似去年叫停700億元電解鋁項目的做法,此前投產的項目就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還是會按照計劃的產量開工,但那些正在審批上報準備西遷的企業會受到影響。
越控越多
在中東部地區,電解鋁作為支柱產業,部分地方政府對其實行補貼,比如采取鼓勵用電、電價補貼、開展大用戶直供電等手段,支持用電大戶放心用電,不少鋁廠因此重啟產能。
在中東部地區繼續生產、西部產能同時激增的情況下,未來行業競爭將更激烈,從而使產品價格維持低位,企業利潤下降將不可避免。
“我們的產能已達到2400萬噸,但實際消費能力只有1700萬-1800萬噸。這種過剩的情況由來已久。”分析師說,“而且,并不是每種鋁制品都暢銷,比如現在是鋁板和鋁型材的銷售淡季,鋁棒的銷量則較好,產品都存在周期性。同時,我國氧化鋁嚴重依賴進口,企業低利潤和無利潤甚至虧損地發展,不利于整個行業的長期發展。”
自2005年開始,發改委就明確表示要控制電解鋁的新增產能。2009年,發改委再度重申3年內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改擴建電解鋁項目。然而,電解鋁產能越控越多,2010年突破2000萬噸達2300萬噸。
去年4月中旬,工信部等九部委重拳整治電解鋁行業,緊急叫停電解鋁擬建項目,同時取消地方對電解鋁行業的優惠政策。但在控制各地電解鋁產能的名單里,新疆未在明確限制之列,引得企業爭相西遷。
在分析師看來,要解決目前西部地區產能逆市擴張和中東部地區非理性補貼政策的問題,國家有關部門需制定有效的產業發展政策并有效執行。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國仍需繼續大力控制總產能,提高行業準入標準,有序引導落后產能的淘汰。
“目前一些地方投資項目比如高鐵建設,對鋁制品的需求有一定的拉動作用。此外,電解鋁企業還可在深加工上有所作為。”分析師說。
在線交流: 121552308
302817315
Copyright © 2003-2025 nhcls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9064054號-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