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來,中鋁遵義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因電價連年上調,成本大幅攀升,加之電力供需矛盾,西電東送和省內用電的沖突,生產經營曾一度舉步維艱。
今年一季度,在鋁價持續下跌的嚴峻形勢下,遵義鋁業保持了生產安全運行、指標穩中向好的積極態勢,完成電解鋁產量同比增長9.7%,一季度實現利潤超額完成進度目標,保持了自去年9月份以來的連續盈利勢頭。在外部環境依然嚴峻的條件下,遵義鋁業連續7 個月實現盈利,從一個連續虧損多年的企業轉變為生機勃勃的盈利企業,人們不禁要問,其奧秘何在?近日,記者來到遵義鋁業一探究竟。
“虛”中求實覓得良方
2011年3月31日,遵義南白鎮,春雨連綿,天氣陰冷。在遵義鋁業辦公樓大會議室里,卻是暖意融融。“各級管理者必須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多深入基層調研,多傾聽一線員工的聲音……”該公司總經理周利洪在“不為虧損找理由,只為脫困想辦法”主題思想大討論活動上再次要求各級干部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撲下身子,服務基層。
這是該公司“轉變員工思想觀念,提高干部執行力”思想大討論活動的第一站,該公司領導班子全體成員與各分廠負責人、生產一線骨干、青年員工坐在一起,深入探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切實找出“最關鍵的差距在哪里”。
遵義鋁業黨委副書記顏彪告訴記者,過去,遵義鋁業干部員工“不敢面對困難,遇到問題繞道走,喜歡做‘甩手掌柜。’”為轉變這一不利于企業發展的作風,自2011年3月起,遵義鋁業先后開展了“不為虧損找理由,只為脫困想辦法”“對標挖潛找差距,降本增效比貢獻”等近80場大討論。通過大討論,形成了“舉全公司之力,推進開槽復產是公司的第一要務”、“加強基礎管理是固企之基、強企之道、盈利之源”等共識,收到各類意見、建議64 條,廣大干部員工的作風和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活動開展后,各級管理者逐漸轉變思想觀念,開始把心思放在工作上,積極謀事、主動干事、努力成事。”顏彪說。
改善環境過好日子
2010年9月,遵義鋁業再次大面積停槽。
2011年3月,時任貴州鋁廠廠長的周利洪,臨危受命,出任遵義鋁業總經理。到任第一周,周利洪就奔忙在貴州省、遵義市等地方政府的相關廳局,為槽子的全面開工復產爭取政策支持。
周利洪告訴記者,2011年10月,遵義鋁業一次15 分鐘的應急性斷電,待整套設備重新回到正常技術經濟指標花了整整1 個月時間,直接損失近3000 萬元。而該公司斷電后的每一次重新啟動,直接損失都在數百萬元以上,2011 年因電力供應而產生的綜合損失超過1 億元。
“爐子都是涼的怎么過日子?”周利洪用形象的比喻告訴記者停槽對企業的影響。真誠的態度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贏得政府的支持,2011年5月下旬,停產的160臺電解槽恢復運行。“槽子開工復產后,恰逢鋁價小幅上漲,到2011年6月底,開工復產僅3 個月的時間,遵義鋁業就實現盈利1000多萬元,為企業當年完成利潤指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回憶起當年為爭取政策支持積極奔走的情況,周利洪依然開心不已。
作為孤懸遵義的電解鋁企業,其上游氧化鋁原料要通過鐵路從廣西平果等地運來,而生產出的電解鋁錠,又要通過鐵路發往廣東、上海、重慶等鋁加工生產廠家。這樣的境況從2010 年開始改變。中鋁公司在遵義縣尚嵇鎮投資興建的80 萬噸氧化鋁項目建成投產,解決了其上游原料的保障問題,同時,又降低了經營成本,僅運費每年節約近億元。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中鋁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鋁遵義礦業公司完成注冊,主攻煤炭資源獲取。
2011年年初,遵義鋁業按照煤電鋁一體化發展模式,與遵義縣合作,緊鄰廠區創建“中鋁遵義鋁加工產業園”。
2011年4月,貴州省發改委批復同意了遵義鋁基地建設兩臺35萬千瓦熱電機組的報告,總投資30 億元的70 萬千瓦熱電動力車間項目獲準開展前期工作,其電能自備電力可匹配40 萬噸電解鋁的基本能耗。
2012年5月,中鋁遵義礦業公司斥資4.73 億元,成功收購貴州渝能25%的股權,獲得其煤炭總產量76%以上的優先購買權,這意味著遵義鋁基地每年煤炭資源確保量將超過300 萬噸。
短短兩年時間,目前在中鋁遵義基地周圍,已經聚集起各類生產企業17 家,區域面積達到50 平方公里,產值超過100 億元,成為目前貴州最為完整的一條涉鋁產業全閉合產業鏈條。
創新模式帶來雙贏
2012年6月8日,一場“一天敲定5 年鋁液直銷合同”的市場營銷精彩之作,在遵義鋁業上演。這一天,正合博萊、江蘇青蘋果等4 家新型鋁型材、電線電纜深加工企業與遵義鋁業簽訂營銷合同,從2013 年起的5 年間,遵義鋁業將向4 家企業每年現款直供鋁液21 萬噸。這個商業合同意味著,理論產能24 萬噸的遵義鋁業,在未來5年內,87.5%的產品已經早早找到了“婆家”。
周利洪告訴記者,遵義鋁業在發展中一直堅持“市場前置戰略”,優先構建市場營銷體系,以銷售促生產。在已有的市場銷售渠道基礎上,遵義鋁業按照煤電鋁一體化集群模式,大膽與遵義縣政府合作,在生產廠區一側引資打造鋁加工產業園,首批9 家高強度鋁合金、新型型材和電線電纜等鋁深加工企業簽約進駐,極大提升了遵義鋁業的市場安全。
據該公司副總經理于學鋼介紹,因鋁液直銷,遵義鋁業每噸鋁液可節省綜合成本近200元。在遵義鋁業鑄造一車間的廠房里,記者看到了非常奇妙的一幕:原本平行并列的4 條鋁錠鑄造設備被拆除了1 條,原址上,一家私營性質的貴州青蘋果電力材料公司的電工圓鋁桿生產線正在火熱生產。
這是該公司積極盤活存量資產的具體體現,這種合作模式,不僅節省了該公司直供鋁液的運輸費用,還向當地政府表明了企業積極貫徹落實“資源就地轉化”的態度,贏得當地政府的高度認可。
務實工作成效顯著
2011年4月26日,遵義鋁業與鄭州輕金屬研究院簽訂了技術合作戰略協議。根據協議,未來10年,雙方將圍繞節能減排、降本增效、人才培養、新裝備應用等,進一步拓深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產研合作,共贏發展。
周利洪告訴記者,近年來,遵義鋁業狠抓基礎管理,用務實之匙開啟平穩生產工作良好格局,為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夯實基礎。“我們通過加強與科研單位的合作、深入開展運營轉型、加強外部協調保障電力供應等工作,務實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周利洪認為,盡管遵義鋁業面臨的形勢異常嚴峻,歷史遺留問題較多,困難也很大,但只要真正做好舒“筋”活“絡”的工作,走出虧損、重回正軌、實現跨越就能變成現實。
“舒‘筋’就是從公司領導到員工都要換思想、轉觀念。公司領導班子要勇于擔當、勇于開拓、不辱使命,讓員工看到希望;員工要樹立市場觀念和效益觀念,構筑起在逆境中崛起的精神支柱。
活‘絡’就是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要靠機制、管理、技術以及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創新來激活。”周利洪說。
一系列的務實工作,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積極變化。
2013 年一季度,該公司單位制造成本、完全成本均明顯低于上年平均水平,其中200 千安系列直流電耗降低50 千瓦時/噸,陽極毛耗降低10.4 公斤/噸;350 千安系列直流電耗降低45.5 千瓦時/噸,陽極毛耗降低8.2 公斤/噸,為一季度實現“開門紅”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線交流: 121552308
302817315
Copyright © 2003-2025 nhcls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9064054號-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