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作為“振興武陵服務三農科技列車湘西行”活動之一的湖南花垣‐鳳凰地區鉛鋅礦整裝勘查區找礦突破科技支撐研討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開。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高平、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厲坤、湖南省科技廳總工姜郁文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地質專家出席會議。湘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長黃崇超致辭。
厲坤指出,湘西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有鉛鋅、汞、錳、磷、鋁等60多種礦產資源,錳儲量居全國第二,是湖南省進入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唯一地區。目前,地質找礦已經處于轉型期,一是從地表找礦向地下淺深部找礦的轉型,找礦難度日益加大;二是從游擊戰向陣地戰轉型,即從小、散、亂式的小規模、低層次的找礦轉入規模化、集約化整裝勘查、整體評價的攻堅階段。如今,湖南省地質找礦科技支撐體系建設與現實找礦工作的需要仍有很大差距,此次研討會無異于一場及時雨,將有力推動湖南省地質找礦建設上一個新臺階。
高平就本次研討會做出講話,她說,科技列車帶著十位地質專家來到湘西、走到一線、走進礦區,用先進的科技支撐整裝勘查區的建立,把好的經驗、方式方法留給一線的同志們。此次研討會做為一個良好的開端,希望專家們的經驗能幫助到湘西的找礦工作,通過“科技列車湘西行”實干興邦、實干興州、實干興礦。
會上,省國土資源廳代表介紹了湖南花垣‐鳳凰地區鉛鋅礦整裝勘查區地質找礦工程總體部署,武漢地質調查中心代表介紹了湘西地區地質找礦工作進展及有關問題。中國大地出版社、地質出版社向湘西州國土資源局贈送國土資源圖書角。專家們以武陵山區為研究整體,圍繞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布局,系統地就這一區域的地質特征、礦床類型,地質找礦理論與實踐,區域找礦方式與找礦機制建設等方面進行研討。根據地質找礦理論和地勘單位的實踐,專家們指出,花垣-鳳凰地區鉛鋅礦整裝勘查區邊緣地帶還可能存在千萬噸級的礦田。
在線交流: 121552308
302817315
Copyright © 2003-2025 nhcls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9064054號-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