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兩期項目投產后公司總銷售額可以達到8億,利稅1.7億以上,項目的研發突破對我國整個光熱產業鏈將起到高層次的技術推動作用。”14日,淄博市重點項目建設網上巡禮采訪團走進位于淄博市高青縣的山東安盛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董事長李志剛預計通過項目建設的推動,安盛玻璃將在三年內成為山東省內行業的標桿企業。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山東安生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在高青縣投資建設的“年產380萬平方曲平面太陽能光熱玻璃項目”,建設規劃200畝土地,項目總投資5.7億人民幣,兩期投產后總銷售額可以達到8億元,利稅1.7億元以上,預計項目一期會在6月底前陸續投產。
“我們的項目產品就是為太陽能光熱發電的一級集熱器定日鏡鏡場系統,”李志剛向記者介紹,太陽能光熱發電不同于光伏晶硅發電,通過集熱器定日鏡玻璃吸收反射太陽能,為蒸汽渦輪提供足夠的熱量將水加熱,形成水蒸氣,由蒸汽渦輪進行發電。
李志剛向記者介紹了太陽能光熱發電在各類發電方式中具有顯著優勢:“不同于光伏晶硅、風能發電的是,太陽能光熱發電產生的是上網友好型高壓直流電,通過蓄熱、蓄能的技術可以滿足夜間發電需求,對于電網沒有沖擊可以直接實現無障礙上網,然而要想使用光伏晶硅、風能發電則需要建設智能電網。”
據了解,光熱發電在國外已經在大面積的發展,2006年美國通過了西部州長會議、2009年歐盟通過了沙漠產業行動計劃,未來10年內歐美總投資超過4000易購園來發展光熱發電。2013年美國還公布:2020年之前要把光熱發電的成本降低至每攝氏度6美分,這將大大降低光熱發電成本,對整個太陽能利用起到本質的推動作用。
“現在太陽能光熱發電定日鏡玻璃這一產品在國內還沒有企業生產。”李志剛認為這是一個機遇:“目前,申請這一項目的企業共有4家,然而很多企業還處于觀望之中,我們算是國內首批。”他表示企業通過早一步儲備技術力量以及對市場的前期開發會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我們的目標是將淄博建成中國最大的光熱產業基地,我們也會聯合淄博的玻璃行業積極參與到中國下一步光熱發電系統的整個產業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