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國家發改委公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7年本)》(征求意見稿)中稱,將限制單系列10萬噸/年規模以下粗銅冶煉項目,和能耗標準達不到粗銅冶煉工藝綜合能耗550千克標準煤/噸以下,及資源利用水平達不到銅冶煉總回收率達到97%以上,等指標的新建銅冶煉項目。但《指導錄目》同時鼓勵高精度銅板、帶、箔、管技術開發與生產應用;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開發及應用。
就該指導政策的意義,中國國際期貨金屬部經理林煜輝表示,其作為我國有色金屬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我國現階段可持續發展整體思路。具體到操作上,主要在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進行明確的政策性指引,這有利于銅相關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據他介紹,近兩年由于銅價持續高位運行,刺激國內上游領域投資,不少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項目在這一時期紛紛上馬,國內銅冶煉產能急劇擴張。而下游加工行業,即便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但因受益于房地產、電力行業等需求終端的膨脹,國內銅需求量仍保持量位數增長。在這背后,資源、能源和環境的問題卻已日益突出,行業周期性風險也不斷積累。
林煜輝說,新政策將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一是限制上游過度投資,尤其針對高耗能、低資源利用率的新建冶煉項目,這將有利于緩和行業內面臨的煤炭、銅精礦等資源瓶頸問題;另一方面旨在鼓勵發展具有高精技術含量的下游產品,將益于拉長國內銅產業鏈條,增加銅加工產品附加價值,從而提升行業整體抗風險能力。
該《指導錄目》征求意見稿公布后,國內期貨市場反應平靜。昨日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價僅微漲0.57%。分析師稱,產業結構調整早在市場預期之中,且該政策主要針對新增項目,因此短期市場影響估計十分有限。
在線交流: 121552308
302817315
Copyright © 2003-2025 nhcls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9064054號-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