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人才,才能創造。人才,是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和內在驅動力。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人才基于企業,特別是基于國有老企業來說,顯得尤為重要。云南瀾滄鉛礦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廠齡超過60年的老國企,歷經了誕生到輝煌,再到低谷的過程。該公司自2011年并入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以來,通過深化改革、管理升級、技術改造等舉措,實現了扭虧為盈,迎來了新的生機。當前,該公司正處于進則“柳暗花明”、退則“濤聲依舊”的關鍵時期,如果沒有足夠的人才支撐,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公司持續發展的問題,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喪失。為此,緊扣“鑄百年企業”的愿景,堅持“1234”培養模式,全方位打造人才強企升級版成為瀾滄鉛礦的當務之急。
做好“一個設計”:
緊扣戰略打造人才產業鏈
瀾滄鉛礦在公司“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了“以資源拓展為第一戰略,堅持‘一元為主,適度多元’的發展思路,加快實施老廠深部資源接替工程、生物產業項目等五大項目,著力鑄造百年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既體現了企業發展的階段特征,也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期間人才工作的突出主線。要以此作為人才工作落腳點,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按照實現規劃戰略目標確定人才工作任務,倒排時間表,突出問題導向,著力補齊短板,咬定目標,持續發力,打造一條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融并進的人才產業鏈。
抓住“兩個關鍵”:
以改革和創新激發人才活力
全方位打造人才強企升級版,關鍵在改革與創新。為此,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必須抓住“改革”和“創新”這兩個關鍵,圍繞頂層設計,大力改革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推動人才建設新突破。在改革方面,以市場為導向,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引領,根據企業戰略發展和業務流程再造,科學設置崗位,推行崗位動態管理,實行以崗定薪取酬,打破“干部”和“工人”的界限,推動“論資排輩向能力、職務向職責、級別向崗位”3個轉變,建立起符合發展戰略的體制機制。在創新方面,以人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創新為方向,以人才能力提升和人才使用效益為目標,全面系統創新人才培育、使用、交流、評價、激勵、競爭、服務等7大機制,著力形成“機制、制度、流程”三位一體的人才管理體系。
完善“三個平臺”:
打通人才成長成才渠道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需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三個平臺”,打通人才成長渠道,助推成才。一是搭建人才成長平臺。認真落實云南冶金集團(母公司)和馳宏公司的“十三五”人才戰略規劃,科學制定公司人才工作中長期行動計劃,促進人才建設與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有效對接。特別是要突出“以項目帶人才、以人才促項目”的建設理念,采取“人才+項目”“人才+課題”的培養開發模式,積極采取外引內培、師帶徒、干項目等措施,不斷探索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和渠道。二是完善能力提升平臺。以能力為重點,統籌各個層次的人才需求,分類搭建能力提升平臺。著眼黨政人才隊伍的行政效能提高,側重搭建在職學習、培訓和多崗位鍛煉等平臺;著眼經營管理人才的創業能力提高,側重搭建內外交流、離崗進修等平臺;著眼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創新能力提高,側重搭建技能比武、業務培訓、掛職鍛煉等平臺;著眼職工隊伍的職業技術能力提高,側重搭建師帶徒、崗位練兵等平臺。三是健全職業發展平臺。推行管理、技術崗位分設,暢通人才職業發展的多條通道。推行人才職業生涯管理,開發職業生涯導航系統,形成人才崗位職級體系。積極引進全員職級管理模式,堅決破除唯學歷、唯職稱、唯資歷、唯身份的舊觀念,大力營造有利于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
踐行“四個堅持”:
開創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新局面
開創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新局面,需要瀾滄鉛礦全體員工統籌兼顧、創新作為,重點踐行好“四個堅持”。堅持黨的領導。該公司黨委要從“完善黨管人才工作格局”的高度出發,充分發揮管大局,管戰略,管政策,不斷完善黨管人才領導體制和工作格局。黨委書記要保持“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的高度自覺,親自抓人才工作,著力解決好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問題。堅持統籌推進。堅持自上而下,統籌推進的工作模式,即黨委統一領導,組織人力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各司其職,推動形成上下聯動、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的人才工作運行機制。堅持開放合作。進一步加強“縱橫”線上政策、人才、項目等資源的精準對接和深度合作,重在引政、引資、引智、引技,為我所用,激發各要素的“共生效應”。“縱線”即指地方政府部門及云南冶金集團和馳宏公司;“橫線”即指云南冶金集團和馳宏公司所屬的企業。堅持文化聚心。公司地處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具有先天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優勢,積極推動公司企業文化和拉祜族文化的相融,傳承與創新、發展企業文化,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磁極”,吸引、凝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