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礦商必和必拓有限公司周二表示將進一步削減澳大利亞業務成本并預測中國將為原料價格提供有力支撐。
必和必拓澳大利亞地區業務負責人Mike Henry于阿德萊德發表簡述稱,“在過去五年內,通過和全球各分公司共享行業知識并推廣最有效的生產方法,我們大幅降低了澳大利亞公司采礦操作成本。”
鑒于樂觀的市場前景且買家有望補庫,必和必拓預計鐵礦和煉焦煤價格2月前將大幅回升。
“由于采暖季中國政府強制限產導致中國鋼材產量短期內下降,進一步影響鐵礦和冶金煤需求。利潤幅度創新高意味著優質原料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市場部副經理Vicky Binns在電話中對投資人說。
“還有一種可能存在,即明年2月前鋼價和原料價格都有可能回暖。”
Binns稱中國政府全力執行環保要求,意味著結構性改革將繼續支撐優質原料的溢價空間。
中國一帶一路耗資1.3萬億美元的基建項目將拉動1.5億噸鋼材需求。
銅精礦供應短缺將支撐銅的短期市場表現。另外,主要產礦區數次中斷開采,智利和秘魯礦工或因薪酬協議問題罷工至2018年,以及中國調整廢金屬進口政策,都將成為銅價的有力支撐因素。
必和必拓預計從現在到2020年,全球將新增70萬噸銅精礦產量,中國在這段時間內將新增銅冶煉產能150萬噸,印度銅冶煉產能也將有所提高。
“按照目前預計的情況來看,銅精礦供應將短缺。”
中國從2018年末開始將全面禁止進口一種組裝的廢銅產品(assembled copper scrap),這項政策將導致2018年銅減產約10萬噸,這個數目在2019年將再增長一倍。
“中國市場將面臨銅精礦供應短缺,同時進口廢銅供應也不足,因此不得不通過進口更多的粗銅,銅陽極,和電解銅(陰極銅)來滿足不斷增長的銅需求,這將對陰極銅和銅的價格產生有利影響。”
除此之外,電動車及可再生能源需求也將拉動銅產品消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