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浙江溫州供電公司組織開展蒼南、文成兩縣配網工程的可研評審,利用配電網規劃輔助決策平臺對關鍵指標和投資進行精準分析,確認項目符合電網規劃的要求。這是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應用大數據分析助力電網規劃的一個典型事例。
近年來,國網浙江電力將大數據分析運用到電網項目規劃建設管理中,改變傳統的決策方式,通過數據的整合和分析,為電網投資新建及改造提供更為真實、全面、正確的數據支持,精準投資定位,規避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效益。
精準計算區域電網負載數據,生成地區配網臺區負載率清單,形成地區負荷密度熱點分布圖;輸配一體化負載能力分析,總結地區輸配網負載能力區域態勢與宏觀分布,明確重點關注區域和電網建設優先級,將其作為輔助決策應用到電網規劃中;基于關鍵指標和配網投資的歷史數據分析,利用運行水平、供電服務能力、投資經濟效益等多維投資分析方法,發現配網投資管理的薄弱環節,明確配網投資方向,為科學決策配網投資提供依據。國網浙江電力大力實施數據分析戰略,深植“用數據說話、用數據分析、用數據決策”理念,深入挖掘數據潛能,提升大數據應用水平,促進并實現電網投資建設的精準管理,助力電網智能規劃。該公司基于大數據應用,通過輸配一體化負載能力分析,總結地區輸配網負載能力區域態勢與宏觀分布;通過地理位置的關聯性判斷,結合區域經濟和明細數據分析,開展電網建設改造方案合理性評估,提高電網建設項目投入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同時,國網浙江電力利用關鍵指標和配網投資的歷史數據分析,利用運行水平、供電服務能力、投資經濟效益等多維投資分析方法,發現配網投資管理的薄弱環節,明確配網投資方向,為配網投資科學決策提供依據。與此同時,通過基礎數據分析,準確把握項目工程造價,將其作為輔助決策應用到電網規劃中。國網浙江電力深入挖掘歷年海量工程造價數據,智能分析數據及主要技術參數,通過對數據規約、清洗等方式建立規范、標準的歷史工程數據庫,依托電網工程預規、定額、通用造價、造價控制線等規范標準,制定數據獲取、匹配等方法,以電網工程智能評審系統為載體,運用相似度分析等方法,形成造價貫通模型,分析測算合理“量”“價”區間,為電網工程評審提供多角度的異常監測與問題診斷;依托電網投資與企業運行分析實驗室平臺,積累海量技術參數與投資相匹配的數據樣本,較為準確地預測工程投資,為企業精準投資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