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唐山市路北區發展和改革局發布“路北區陶瓷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四個一批’公示名單”,即退城搬遷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轉型發展一批、關停陶瓷一批,共涉及38家陶瓷廠。其中,3家陶企退城搬遷、7家陶企改造提升、11家陶企轉型發展、17家陶企關停。
現代建陶產業發祥地之一 如今瓷磚生產線已全部退出
唐山陶瓷產業雖然以衛生陶瓷、日用瓷和工藝陶瓷為主,但在傳統建筑陶瓷領域,唐山曾牢牢占據一席之地。在傳統的“三山一海夾兩江”產業版圖中,唐山是與廣東佛山、山東淄博(博山)、上海及周邊地區、四川夾江、福建晉江齊名的大型建筑衛生陶瓷產區。
同時,唐山市建筑陶瓷廠與沈陽陶瓷廠、景德鎮陶瓷廠、溫州面磚廠一道,曾是昔日全國的建陶龍頭。據記載,唐山市建筑陶瓷廠的歷史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間,曾在我國建陶行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近現代,1917年唐山啟新洋灰公司西分廠陶器部從德國購進磨泥機、壓泥機、制瓷轉盤等陶瓷機械,這是中國陶瓷企業首次引進國外陶瓷機械,是中國手工作坊式陶瓷生產向工業化生產邁進的一次重要突破。
在建陶領域,唐山自1920年代開始生產建筑墻地磚,1921年唐山啟新瓷廠生產出第一片內墻瓷磚(彩釉磚),1927年推出彩色鋪地磚。可以說,唐山是中國現代建陶產業的發祥地之一。
時至今日,唐山陶瓷行業直接間接生產從業人員近十余萬人,產業體系涵蓋工業陶瓷、建筑陶瓷、日用陶瓷、衛生陶瓷、藝術陶瓷、特種陶瓷等,花紙、陶瓷釉料、耐火材料、陶瓷機械、商貿、會展、物流配送、技術服務等上下游產品綜合配套體系完整。
不過,近年來唐山市陶瓷產業“小、低、散、缺、亂”的五大弊端日益凸顯。據2018年統計數據,作為“北方瓷都”,唐山市陶瓷產業經濟總量不足百億,規上企業僅有30家。數量多,規模小。多數屬于中小型企業,實力不強、核心競爭力不高。陶瓷主營收入不足佛山的十分之一、淄博的七分之一、潮州的五分之一、德化的四分之一。
據統計,2017年唐山市曾有金風寶陶瓷、新津美陶瓷、惠達陶瓷三家陶瓷廠共計3條生產線生產瓷磚(瓷片),但截至目前3家陶企的3條瓷磚生產線已全部停止生產。這也意味著,唐山瓷磚生產線已經完全退出。
2018年以來陸續推動陶瓷企業搬遷入園、關停退出
此外,2017年底唐山共有陶瓷企業306家,環保壓力也進一步凸顯。唐山作為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的“2+26”城市之一,治理霧霾任務繁重,而陶瓷生產企業每天排放一定量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并且部分陶瓷企業還處在二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內,對飲用水安全也造成威脅。
2018年來,唐山市大力推動陶瓷產業的搬遷入園和關停退出。2018年9月,唐山市委、市政府曾專門印發了《唐山市陶瓷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明確了促進唐山陶瓷產業高端化、集約化、品牌化、綠色化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對陶瓷企業的搬遷入園計劃進行了詳細說明。
按照唐山市政府當時出臺的規劃,到2019年6月底前城市核心區及周邊300多家陶瓷企業全部退城搬遷至豐南沿海陶瓷產業創新示范園區,遷建的陶瓷企業必須采用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并確保達標排放。
2019年5月,唐山市路南區、路北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平區等政府陸續公布關停陶瓷企業名單,共有109家陶瓷企業已關停,其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1家,開平區62家,路南區4家,路北區22家,這些陶瓷企業都位于唐山市核心區內。
此次《路北區陶瓷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四個一批”公示名單》,意味著唐山市再次推動核心區及周邊陶瓷企業退城搬遷,促進陶瓷產業高端化、集約化、品牌化、綠色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