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2024年赤泥綜合利用發展報告》(以下簡稱《發展報告》)暨赤泥選鐵技術與裝備研討在山東臨朐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赤泥推進辦組織,聚焦赤泥選鐵領域技術創新、裝備提升及當前企業反映較多的產品名稱不統一、財政優惠政策難以有效落地等關鍵問題,開展研討。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資源綜合利用處杜力,協會副秘書長、赤泥推進辦主任王吉位,山東華特集團執行總裁王前出席并講話,協會赤泥推進辦常務副主任曾慶猛主持。
王吉位表示,《發展報告》集眾家之長,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親自擔任總指導并撰寫了“序”,范順科副書記擔任編委會主任并指導編寫,得到中鋁集團、魏橋集團、開曼鋁業、龍口東海、云南九州、山西創澤以及國際鋁協、北京科技大學、中鋁山東等單位大力支持,匯集了行業智慧,展示了行業發展;報告全面梳理了國內外赤泥綜合利用的先進技術及經典案例,公開發布具有現實意義也有歷史價值,可以引導產業未來發展,是政策制定的數據庫支撐,技術創新與合作的橋梁和紐帶,先進企業和技術的展示平臺,所有參與者都將在赤泥綜合利用發展歷史上留下記憶,希望大家積極參與年度發展報告的編制,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
王吉位指出,2024年我國赤泥選鐵976萬噸,占總利用量的70%,但是仍面臨鐵元素回收率低,成本高、經濟效益不佳,相關財稅政策無法有效落地等難題。本次研討聚焦“赤泥選鐵”領域,要針對存在的認識問題和技術問題,特別是跟大型鋼鐵企業的協同等,提出相關建議。企業應通過裝備和技術提升,提高鐵的回收率,挖掘赤泥回收率潛力;標準制定要與下游企業一起制定,提高認知和接受度;要結合十五五規劃,規劃好未來赤泥發展的目標和措施,提出稅收政策和產業政策建議。
《發展報告》由主編王吉位,編委會副主任、龍口東海氧化鋁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良振,編委會副主任、山西創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武立平以及山東華特磁電集團執行總裁王前共同發布,各參會單位代表上臺合影留念,并發放報告。
杜力表示,做好赤泥綜合利用對于氧化鋁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工業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視包括赤泥在內的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工作,通過完善政策標準體系、強化技術研發推廣、培育典型經驗模式等手段,推動赤泥綜合利用水平提升。選鐵是赤泥綜合利用的重要途徑之一,希望與會各方以此次研討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和協同合作,共同推動赤泥綜合利用工作再上新臺階。
王前表示,山東華特集團在赤泥選鐵裝備研發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為赤泥綜合利用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技術裝備支持。
山東華特磁電集團執行總裁王前講話
會上,中鋁集團首席工程師高建陽作赤泥選鐵標準體系建設現狀和路徑報告,云南九州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永亮作赤泥回收氧化鐵粉實踐經驗報告,山東華特磁電集團專家李軍作赤泥選鐵關鍵技術裝備報告。與會專家發言踴躍,各抒己見,氣氛熱烈。
曾慶猛在總結時,進一步強調,提高赤泥利用率,一是氧化鋁企業應轉變生產組織理念和方法,做好源頭管理,開展源頭減量,穩定赤泥成分,以全生命周期理念優化赤泥項目的經濟評價模型;二是以“久久為功”的精神,打通產品流程,取得社會認可,推動標準規范的制定;三是堅定信心,勇于挑戰,提升業化能力和水平,培養更多的專家,推動行業發展。
山東省工信廳郝文杰、遵義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范文峰、中鋁山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烽克、龍口東海氧化鋁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良振、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逯同輝、山西創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武立平、中礪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小凱以及濰坊市工信局、山東宏拓實業有限公司、河北文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九龍萬博新材料有限公司、靖西天桂鋁業有限公司等26家來自政府、重點氧化鋁、赤泥選鐵相關企業約50名領導及專家參加研討。
代表還參觀了華特集團赤泥磁選裝備制造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