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即將過半,面對“為生存發展而戰”的嚴峻形勢,線材廠頂住“降成本空間有限”的巨大壓力,細化管理、不斷挖潛;挑戰“增效益永無止境”的全新高度,持續創新、激發活力,“四輪驅動”成為降本增效的鮮明特色。
前驅:穩定增效益
特色之一——“分秒”出效益
對軋材廠而言,提高設備作業率收到的效益顯而易見。2010年,線材廠設備作業率為81.01%;2011年攀升至90.13%,年產量達到75.56萬噸,比設計能力翻一番。在此基礎上,即便是提高1個百分點,難度都相當大。而年初以來,線材廠強化管理,將設備作業率拔高了1.82個百分點,增效280萬元。
特色之二——“毫厘”出效益
線材廠于年初開展提高成材率攻關,目標鎖定97.78%,1至5月份已達到97.75%。據該廠品質部工藝工程師周濤介紹,嚴格控制工藝剪對紅鋼的切頭尾,重新修訂切頭尾制度,是攻關組提出的新舉措。過去,粗軋6號剪的一段剪廢料大概有一尺長,而現在也就拳頭大。與此同時,該廠以“厘米”、“毫米”為切量單位,前5個月多生產成品62噸、增效15萬元。另外,該廠在4號臺集卷區域安排精軋質量員和操作人員輪流盯樣,在成品問世的第一時間檢廢,有效提高了成材率。
新引擎:開闊思路創效益
——打破常規出鮮招。1至5月份,線材廠成功利用低成本原料生產高品質螺紋鋼筋2.57萬噸,增效282.7萬元;主動調整生產結構,軋制市場看好的直徑5.5毫米線材3.06萬噸,增效186萬元;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專”的組產方針,加大品種鋼生產力度,品種鋼產量達到25.2萬噸,品種鋼率為81.09%,效益明顯。
——新品開發增效益。“必須不斷研發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產品,打造拳頭產品,對以82B為代表的高碳硬線、高等級冷鐓鋼、高等級彈簧鋼等高效產品緊盯不放”,廠長王萬宏的態度非常堅決,“年初,公司下達的新產品開發計劃是4萬噸,前5個月已完成3.2萬噸,增效260萬元。”
——堵塞“漏洞”增效益。在《廢鋼鐵管理制度》、《保衛人員巡查制度》等多項制度的保障下,線材廠堅持做到廢鋼鐵每日一送,做金屬日平衡,執行廢鋼鐵拉運“小票制”,并采用“人機結合”的方式嚴防廢鋼鐵丟失。1至5月份,該廠廢鋼鐵回收率達到100%,同比增加437噸,增效逾百萬元。
后驅:挖潛降成本
特色之一——向設備管理要效益
在線材廠6月11日的《電氣巡檢簽到表》上,當日電氣巡檢的時間、內容一目了然,還有責任人的親筆簽字確認。自推行設備現場點巡檢卡制度以來,設備巡檢人員按時間到規定區域檢查,認真記錄并簽字確認,消除了點巡檢盲區。1至5月份,該廠設備故障停機率僅為1.234‰,大大低于公司4.11‰的考核指標。
在確保設備運行穩定的基礎上,該廠重點圍繞加熱爐、進口電控設備展開變“一年一修”為“兩年一修”的設備長壽化攻關,僅此一項,為公司節省800萬元。另外,該廠積極開展進口備件國產化工作,目前已完成兩套預精軋機10寸輥箱的國產化改造,節約采購費用近50萬元,即將完成摩根軋機一套8寸輥箱、一套6寸輥箱和二十套粗軋機軋輥軸承的“中國制造”,預計可節約采購費用近百萬元。
特色之二——向5S管理要效益
走進線材廠5S管理示范班組——軋鋼部軸承班,記者感受到了“降本增效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軸承班提出了新的《軸承消耗考核辦法》,細化了《提高軸承使用周期的規定》,特別是在“清潔、素養”階段實施了5S“千元獎勵制度”。班長馬存寶打開他的管理記錄簿,上面清晰地記錄下田永強“軸承半環改造節約備件價值2萬余元,獎勵50元”、“4號調整臂損壞未修復,考核50元”,獎懲分明。
“今年廠里下達的軸承考核指標是147萬元,較去年有近30萬元的缺口,意味著要減少近1/5的使用量”,談到肩上的指標,馬存寶沒有顯出絲毫的為難,而是有著清晰的思路,“通過提高裝配精度、增加潤滑性和密封性、加強上線軸承日檢和下線軸承修舊利廢,預計中軋軸承使用周期由10次提高到12次、粗軋軸承由8次提高到12次。”馬存寶還向記者展示了一樣巡檢用的秘密武器,一根大概兩米長、食指粗的鋼筋,一端焊裝了核桃大的一個鋼珠。就用這個被他稱為“聽診器”的家伙,設備巡檢人員聽軸承運轉聲音判斷故障,加上摸軸承溫度、看電流波動,定時“診斷”軸承運行狀況,有問題及時處理,效果非常好。
新動力:精打細算過日子
——“斤斤”計較降成本。1至5月份,線材廠裝車靜載率達到97.7%,較去年同期水平提高了0.32個百分點,產品多裝出374噸,節約局車6.23個。
——變廢為寶降成本。自4月份以來,該廠將直徑5.5毫米檢廢盤條用于打包,按照平均每月檢廢量7.43噸、成品與廢鋼差價每噸2300元計算,年可降成本20.5萬元。另外,針對出口材及走水陸聯運的產品,該廠調整打包方式,將兩道打包線的小腰子每卷綁八道改為四道,節省了近一半的退火線,加之減少人工費用,年降成本18萬元。
——合理化建議降成本。線材廠黨委在內部OA網上建立了“降本增效光榮榜”,每月公布一次降本增效先進個人、班組、工段,部室。活動開展以來,累計有53項先進做法、有效管理上榜,創效117萬元。
啟示:比肩全國同類機組生產線,線材廠產品成材率、設備作業率、故障停機率等指標都領跑先進水平。但面對一季度鋼鐵行業性虧損的殘酷現實,線材廠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地全方位挖潛降本、拓思路創新增效,其精細化管理和大局意識令人敬佩、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