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揮耐材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增強企業科技創新意識?如何整合業內科研資源,增強耐材行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如何通過引入推進科技評價和獎勵制度,在耐材行業內形成激勵創新的正確導向?如何發揮協會的橋梁作用,推進耐材行業科學發展?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以下簡稱耐材協會)在這方面不斷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1月17日~18日,在耐材協會組織的冶金科學技術獎(耐材部分)成果初評會上,來自科研院所、耐材企業、行業協會的眾多耐材專家對25家優勢耐材企業申報的30余項成果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評審,并提出了諸多中肯的修改意見。據耐材協會常務副會長徐殿利介紹,耐材協會作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代管協會,此次首家組織并統一申報冶金科學技術獎,旨在促進耐材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工作。
發揮協會優勢 服務行業發展
2011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影響,我國耐火材料工業與大多實體經濟一樣,經受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人工成本、能源、原材料、土地成本、環保成本的不斷上升使我國耐材行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逐漸減弱,技術來源同時也出現問題。據耐材協會秘書長陳建雄介紹,我國耐材行業以前主要靠引進技術實現產業升級和產品升級,但經過30年的持續增長,國內外耐材產業的布局空間大大縮小,現在引進新工藝、新技術已十分困難。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我國耐材行業注入創新驅動力,耐材協會首次牽頭組織我國耐材行業冶金科學技術獎的成果申報工作。為保障該項工作的有效開展,他們早在去年9月召開的耐材協會六屆二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就對其進行了統一部署,并于去年11月組織召開科技創新推進暨信用建設總結會議。此次成果初審會上,評審專家一致認為,25家耐材企業申報的30余項成果均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代表了耐材行業技術產品的發展方向。
作為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耐材協會充分發揮熟悉行業、貼近企業的優勢,在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適時提出行業技術創新、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等措施和建議,并取得了可喜的進步。
讓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的主體
在成果初評會上,許多與會專家發出由衷的感慨,此次申報的很多成果在解決行業發展突出問題以及成果先進性方面著實令人驚喜。以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HC2100耐火磚自動液壓機”為例,該設備不僅可以完全替代進口,為耐材企業節約巨額的設備采購成本,而且在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邢守渭教授指出,該成果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遼寧富城特種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申報的“高性能鎂鋁鉻復合尖晶石磚及其制造方法”在RH精煉爐用低鉻耐火材料研發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評審組專家姚春蘭指出,自20世紀80年代起,鉻公害問題一直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開發替代鎂鉻材料的環境友好型無鉻耐火材料成為當今研究的熱點。該產品鉻含量由20%降為6%,符合環保要求和行業發展趨勢。
如何解決耐材工業科技與經濟相結合的問題,即科技怎樣支撐和引領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的主體,成為研發服務、研發組織活動和研發成果推廣應用的主體。面對日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企業更能敏銳地識別市場對創新的需求,同時也更能準確地把握創新的具體方向,而這恰恰是確保技術創新目標和價值實現的前提。
強化專利戰略運用和成果申報技巧
近年來,我國耐火材料工業發展迅速,我國耐材產量已達到世界耐火材料生產總量的65%以上,作為全球耐火材料生產、消費和出口大國,不僅滿足了國內鋼鐵工業、高溫工業超常增長的需求,在科技創新等諸多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然而,成績的背后我們須清醒地認識,我國耐材企業在專利戰略運用、知識產權保護、科技成果申報等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是專利戰略意識還應加強。在此次成果初評中記者發現,許多企業的優勢產品并沒有及時申報專利。企業之間未來的競爭將是知識產權的競爭。企業不僅要加大研發投入,在技術上不斷推陳出新,實現專利產業化,增強核心競爭力,還應及時將自主創新成果、核心技術、名優產品在國內外申請相應的知識產權。江蘇省昆山市“好孩子”童車2/3的市場在國外,它依靠專利技術占領了美國45%的童車市場。盡管在美國單價在20美元以下的童車只有“好孩子”品牌,但其從未遭遇反傾銷起訴,因為它擁有1500件專利,知識產權附加值成為“好孩子”在商場上沉著應戰的“籌碼”。我國許多耐材企業均有外貿業務,“好孩子”或許能為我國耐材企業應對日益增多的反傾銷起訴提供借鑒。
二是科技成果組織、申報缺乏技巧。此次成果初評許多企業的技術、產品、工藝具有一定的引領性和先進性,但是在成果組織、申報等環節存在掣肘,這里面既有企業重視程度的問題,也有技巧性問題。
評審組專家周寧生指出,申報書是科技獎勵評審的基本技術文件,申報書填寫的好壞是直接影響成果能否獲獎的重要因素,是科技成果報獎全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科技成果獎勵申報過程是一個嚴格的綜合管理過程,只有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嚴格控制各階段的管理質量,才能提高科技成果的成功率。
耐材協會此次組織冶金科技獎(耐材部分)成果評審,是一次有益的嘗試。相信隨著該項工作的不斷深入,耐材協會在發揮專家資源優勢,為企業提供經濟信息、技術創新和企業管理咨詢服務,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增強企業和產業國際競爭力方面將取得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