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3年躋身我市工業企業納稅前十強,2012年實現稅金3673.98萬元”,這是一組看似普通的數據,卻足以詮釋東臺中玻在發展中迸發出的強勁動力和巨大潛力。面對“經濟發展十大功臣”這一光環,東臺中玻特種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平顯得十分從容:“這份榮譽是屬于東臺中玻這個大家庭的。我們將再接再厲,加快發展,為我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貢獻力量。”
內挖外拓,降本增效促發展
“2012年是宏觀經濟形勢極為嚴峻的一年,公司之所以能實現逆勢上揚,得益于我們果斷打出精細化管理這張牌。”李平坦言,面對逆境和挑戰,中玻通過實施內挖潛力、外拓市場的“雙輪驅動”戰略,進一步降本增效,全面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內部管理上,東臺中玻加強生產管理,積極調整生產工藝,確保生產處于穩定狀態。在強化內部質量控制的基礎上,公司將控制關口前移至原料供應商,保證了玻璃品質的提高,同時加大降本增效力度,實施了二十多項降本增效措施,降低成本5600萬元,有力效抵御了價格下降引起的效益下降。
在線Low-E玻璃是中玻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導產品,也是國際流行、我國正在大力推廣使用的高科技節能玻璃,目前國際上只有少數幾個玻璃企業掌握其生產技術。因此,加大在線Low-E玻璃開發力度,實施差異化競爭戰略,成為東臺中玻搶占市場的首選“殺手锏”。李平介紹說,公司現有兩條生產線均配備了在線Low-E玻璃生產裝置。去年以來,公司加強對鍍膜工藝的攻關,在線Low-E玻璃生產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質量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公司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加快產品升級奠定了基礎。在加大對在線Low-E玻璃生產技術攻關的同時,東臺中玻還注重加強對新產品的開發力度,擴大生產在線陽光膜、厚板玻璃及特殊規格玻璃,滿足市場不同需求,有效提高了公司效益。全年累計生產高附加值的陽光膜玻璃9.49萬重箱、12毫米以上厚板玻璃80萬重箱。
在開拓市場方面,東臺中玻提出了“避開低端競爭、走高端路線”的競爭策略,開展了一系列提高型的質量改善行動,提升了公司品牌形象,產品順利進入以上海耀皮、威海藍星為代表的高端離線Low-E深加工客戶群,去年銷售量達171.57萬重箱,占銷售總量的20.8%。
節能減排,打低碳循環發展牌
“社會責任是企業的競爭軟實力,履行好社會責任才能贏得社會尊重,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李平頗有見解地說道。
節能減排,打低碳循環發展牌是東臺中玻發展過程中的一大亮點。據了解,該公司利用江蘇安和焦化排放的焦爐煤氣為燃料生產特種玻璃,年可節約標煤9.5萬噸。同時,公司通過6兆瓦余熱發電系統,利用玻璃生產線排放的廢氣進行低溫余熱發電,可滿足公司三分之二用電需求,年可節約標煤1.3萬噸,減少二氮化碳排放4.9萬噸;完善的煙氣脫硫除塵系統,年可減排二氮化硫450噸、煙塵86噸、氮氧化物250噸。
此外,東臺中玻還十分注重加強安全管理,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去年以來,公司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康杯”競賽等活動,加強安全檢查和安全隱患的整改跟蹤等。公司全年未發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先后被評為鹽城市“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東臺市消防工作先進集體,并已被推薦為江蘇省“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順利通過了二級安全標準化達標現場審核,成為鹽城市第二家、我市首家通過二級標準化現場審核的企業。
加快研發,搶占玻璃行業制高點
“今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培育大企業的工作意見》,實行政策聚焦、要素傾斜、服務貼近,對我們中玻而言是機遇也是鞭策。”李平說,公司將搶抓政策機遇,加大有效投入,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他表示,東臺中玻將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上尋求新的突破,增加特色產品的生產銷售,提高在線LOW-E的產量,在穩定質量的同時強化市場推廣,使之成為公司的拳頭產品;增加厚板玻璃的生產和開發力度,擴大15毫米玻璃、優等品及超大板玻璃的生產,開發17毫米、19毫米厚度玻璃以及新型陽光鍍膜產品。與此同時,投資1億元建設年產500萬平方米的高檔離線LOW-E玻璃生產線,使公司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在線和離線LOW-E玻璃的生產商、綠色建材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