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自從春節以后,玻璃期貨價格就一路走跌,但在2月下旬召開的華東、華中市場價格協調會,和3月5日召開的北方價格協調會后,玻璃現貨就出現了大幅提價。其中華中庫存回落明顯,雖然華北庫存有所回升,但整體庫存趨少。截至2月末,全國原片企業庫存統計為2855萬重箱,相對2月中旬下降33萬箱。
同樣地,下游深加工產品的鍍膜玻璃和夾膠玻璃走勢較好,加之房地產市場在新“國五條”調控后二手房交易激增,更刺激了玻璃市場的短期反彈。
但是長遠看,玻璃整體產能過剩,而且市場內部存在諸多矛盾,后市價格注定會波瀾起伏。
首先,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浮法玻璃產量7.14億重量箱,相對2011年的7.38億重量箱減少3.25%。截至目前全國生產線合計為287條,在產218條線,停窯率在23.69%,停產26條,占比9.06%,冷修42條,放水3條。此外建成未投產還有47條,涉及產能2.19億重量箱,相當于潛在產能約為10.32億重量箱,遠超2011年水平,產能過剩如此嚴重無疑會對價格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次,玻璃現貨市場復雜,存在多重矛盾。
比如,玻璃的供需彈性不一。玻璃生產線一旦點火投產,不出現重大問題企業基本不會考慮停產和冷修,因為停火對熔窯損傷較大,這導致玻璃的供給缺乏彈性。而需求方面,平板玻璃75%用于房地產基建,具有金九銀十的明顯季節性因素,需求波動明顯。
再比如,玻璃的生產區和消費區不一。目前平板玻璃生產區主要集中在河北、山東、江蘇、廣東,其中河北原片產量占20%左右,而主要消費區則在上海、福建、廣東等沿海高樓密集省份。而且,玻璃產品存在較明顯的地區間價格差異,這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玻璃貿易異常活躍。
現貨市場的上述問題導致玻璃期貨多空博弈的復雜,期貨市場參與者對玻璃的分析和判斷也是分化明顯,由初期部分投資者多空徘徊到目前多空雙方陣營相對穩定,這種博弈的輪換將繼續在玻璃期貨市場上演繹,玻璃期價的走勢也會有所反復。
需要指明的是,作為一個新上市品種,玻璃還要經歷一個成長過程,之所以其上市不久就成為期貨市場的一顆明星,追本索源是其本身的矛盾、分歧較多所致,后期將在矛盾中成熟,在矛盾中博弈。
眼下,房地產調控政策對真實房價和需求的影響尚不明朗,如果房價受到遏制,預計玻璃將繼續弱勢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