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十月份澳洲鐵礦石出口額驟然下降了10%,當月貿易順差亦急劇萎縮,從上9月的16億澳元降至10月的1.05億澳元,降幅為93%。
此前經濟學家們預計十月份貿易順差為14億澳元左右,但由于出口下滑了3%,進口又增加了2%,貿易順差值出現了大跳水。
出口下滑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鐵礦石出口額下滑,在本月下降了10%,僅為70多億澳元。煤炭出口也下降了3%至43億澳元。
這兩大商品出口的詳細數據顯示,10月份鐵礦石的量價均下跌,而硬焦煤出口量大幅下滑。
壓力信號顯現
不過,西太銀行經濟學家安德魯·漢蘭(Andrew Hanlan)表示,鐵礦石出口下滑并不是令人擔憂的主要原因。
他在一份研究記錄中寫道:“正如預期的那樣,金屬礦石出口下降了多達8億澳元,是出口下滑的主要負面因素。鐵礦石出口變化則主要是因為價格下跌,而鐵礦石價格隨后又有所反彈。”
然而,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保羅·戴爾斯(Paul Dales)表示,未來鐵礦石和焦煤出口仍可能下滑。另一方面,在貿易加權基礎上衡量,澳元仍然過高。
十月份澳元兌美元下跌2.3%至77.9美分。澳元貶值導致進口消費品價格大幅上漲,燃料進口額意外增加了2.74億澳元。不過企業生產所使用的機械、技術和工業設備等資本品價格出現下降。
戴爾斯認為,前方的不利因素較多:“中國的污染治理會抑制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的需求,澳元過高則會打擊服務業。所以可能再過幾個月,貿易順差就會變成貿易逆差。”
不過,澳洲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勢頭看好,出口量增長22%,價格只有1%的回落。
西太銀行的漢蘭亦表示:“液化天然氣出口量還有進一步的上漲空間。”
農業出口崛起
6日,澳財長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就今年第三季度GDP數據評論時表示,三季度的礦業出口已經從熱帶氣旋黛比的影響中復蘇。與此同時,在教育和旅游出口的強勁帶動下,服務業出口年增長近10%。
農業出口“是我們看到的增長最快的一年”,由于糧食出口陡增,過去一年澳洲農業出口增長超過20%。
但他也承認,綜合進口來看,上個季度凈出口“表現平平”,只錄得了1.9個百分點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