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石化加強原料煤采購、分析、使用、評價等工作統籌,聚焦降低原料煤成本目標,持續開展殼牌粉煤氣化裝置入爐煤配方優化和裝置長周期高負荷穩定運行技術研究,確保入爐煤低成本、高質量的性價比。最近兩年,該公司原料煤采購成本和煤制氫成本連續在系統內處于最低。其中,去年原料煤采購成本較均值低105元/噸,純氫原料煤成本較均值低1099元/噸。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優化采購及使用原料煤繼續保持行業先進水平。
該公司煤化工部采用殼牌粉煤氣化爐工藝技術的煤氣化裝置是原料煤消耗大戶,一年需使用原料煤約70萬噸。殼牌粉煤氣化爐的煤種適應能力很強,但對入爐煤質量要求高,煤質偏離入爐煤質量標準會影響氣化爐運行工況,造成堵渣,甚至導致非計劃停工。
為摸清氣化爐“胃口”,該部煤氣化技術團隊10多年來堅持收集國內外各煤礦樣品,進行煤質全分析,建立原料煤數據庫,深入研究原料煤性質對殼牌粉煤氣化工藝的影響,結合多年運行經驗,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入爐煤質量控制標準,自主開發入爐煤配方優化軟件。運用該軟件可將不同煤礦原料煤混配成各項指標符合入爐煤標準的混配煤,拓寬了原料煤采購渠道,提高了原料煤采購效率。目前,該公司已開發主力采購煤礦10多個,常用原料煤配方20多個。針對電煤價格低于原料煤的情形,該公司還注重從電煤資源中開發和采購原料煤。
據了解,每一個入爐煤配方確定后,煤化工部煤氣化裝置會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分別進行評價,將各種數據錄入數據庫中,對比各配方的氣化技術經濟指標,并結合財務需求,開發出“液氨快速成本計算軟件”。運用該軟件可快速篩選出成本最低的配方,在此基礎上,生產、計劃和采購部門可確定滾動用煤計劃、采購計劃和發運計劃。通過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手段和技術手段,該公司將影響氣化爐穩定運行的風險控制在“最低合理可行”的范圍內,在降低原料煤成本的同時,也促進了煤氣化裝置高負荷長周期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