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四川石化公司聚丙烯產品庫房,一袋袋牌號為PP-HM0100的聚丙烯被裝上車。這標志著公司又一款新產品將走向終端市場,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等高附加值領域。
近年來,四川石化堅定落實創新發展戰略,加速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為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創新驅動 高端制造賦能價值創造
“我們通過技術創新和參數優化,開發出中高熔指聚丙烯等新產品,成功應用于塑料改性領域。”四川石化規劃和科技信息部管理人員黃健說。
四川石化將“產學研用”與市場需求深度融合,與科研院所共同搭建平臺,從結構與性能、助劑配方及加工技術等共性關鍵核心技術入手,建立起完整的新產品、新材料研發體系,推動產品從“實驗樣品”快速走向“高端市場”。
根植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四川石化積極推進新材料提速攻堅,與各重點產業鏈深度耦合,以高端化工產品打造核心競爭力。特別是今年年初以來,四川石化相繼生產車用中熔抗沖共聚聚丙烯CI73H、熱成型專用料CP261等一系列新材料、新產品,產量實現歷史性突破,不僅滿足了西南地區新質生產力產業升級需求,更帶動了下游重點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
此外,四川石化還持續推動蠟柴油加氫優化改造、乙烷資源高效利用等項目落地實施,以循環經濟做好降碳“減法”。通過技改技措項目與狠抓精細化管理“雙管齊下”,精打細算優化生產裝置能耗水平。上半年,公司煉油單因能耗同比下降2.48%。
數智賦能 打造新型生產力體系
“通過生產監控協同應用平臺,可以準確高效獲取生產信息,快速精準發布生產指令,并可在平臺上跟蹤指令執行的進度。”在四川石化總調度室,生產調度員王偉一邊說,一邊打開生產監控協同系統,查看各生產裝置關鍵參數、作業監控等信息,并下達當天的生產指令。各生產部將指令推送至基層班組移動終端,并自動轉換為操作卡進行步步確認。
“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快速迭代,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已經成為提升企業生產經營效能的必由之路。”規劃和科技信息部副經理李鑫說。
四川石化以“數智石油”發展戰略為引領,加快建設“智能工廠”,圍繞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發展成果,推進智能制造體系建設,系統打造“數據賦能、業務協同、智慧決策、價值創新”四大能力體系,統籌推進“信息化補強、數字化賦能、智能化發展”三大工程,按下生產效率提升的“加速鍵”。
四川石化突出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生產、設備、安全、環保、經營一體化管控,驅動業務、運營和管理模式變革,引導工作重心向數據深度挖掘、工藝及能耗優化轉變。今年年初以來,公司高質量完成數字化轉型試點項目,實現12個業務場景搭建、319個功能模塊建設,當前全廠數據自動采集率超95%,設備故障診斷率在90%以上,一體化平臺促進工作效率提升30%。
產業協同 構筑集群發展戰略新高地
與四川石化一路之隔的成都新材料產業化工園區,各企業通過縱橫交錯的管廊串聯在一起,四川石化的環氧乙烷、乙烯焦油等原料通過管線直接輸送到下游企業,形成內外一體的“就地供應、隔墻轉化”集群模式,不僅降低了物流成本,更顯著提升了產業鏈協同效率。
聚鏈成群、集群成勢,以高端產業集群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底,四川能源化工創新谷應運而生,四川省內各大化工園區在招引共建、成果轉化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協同聯動。目前,四川石化所在的成都新材料產業化工園區已聚集22家生產型企業,其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12個,形成了包含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細化學品、氫能等的完整產業鏈。
四川石化充分發揮其在產業生態中的影響力和主導地位,以資源稟賦和要素優勢輻射整個園區產業鏈,帶動企業“組團出圈”,突破資源約束,重塑競爭格局。同時,公司帶動園區聯動西南地區多個化工園區,構建“總部+基地”“智力+經濟”“制造+服務”協同發展格局,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已逐步打造成為成渝地區能源和有機新材料的關鍵保障基地。
“我們正在從單一的生產型企業向產業生態組織者轉型。”四川石化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持續為園區下游企業提供安全、穩定且高品質的原材料,發展深加工產業鏈,助力園區實現以鏈引鏈、強鏈補鏈的目標,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共同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鞏固成渝地區能源和新材料核心供應基地地位。
面向未來,四川石化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速邁向“煉化生精材”產業鏈中高端,為集團公司建設基業長青的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