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以來,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疊加經濟增長趨勢向好,共同拉動全國最大電力負荷創歷史新高。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全社會用電量102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這是全社會月度用電量首次突破萬億千瓦時大關。8月份,在北方強降雨、南方多高溫的共同影響下,電力呈現供需兩旺態勢。
全力迎戰保供大考,國家電投集團壓緊壓實能源保供責任,錨定“保安全、保供應、防風險”核心目標,確保機組應發盡發、穩發滿發。截至8月底,集團迎峰度夏時段發電量達1735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2.9%,創歷史新高。清潔能源發電量達981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4.3%,清潔能源發電占比達56.5%,清潔能源發電量和清潔能源發電占比均創歷史新高。這一亮眼成績單,彰顯了集團能源保供的硬實力,擦亮了綠色發展的亮麗底色。
保障用電高負荷區域電力穩定供應擺在能源保供工作突出位置。入夏以來,北京、天津、冀南、蒙東、上海、江蘇等17個省級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與用電負荷分布基本一致,集團在上海、內蒙古、河北、黑龍江、湖南、江蘇、吉林、遼寧、新疆、西藏等17個省份的區域發電量創歷史新高,山東、河南、黑龍江、北京、云南、山西、陜西、天津8個省份較去年同期呈現兩位數增長。
“為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發揮能源央企‘頂梁柱’和‘壓艙石’作用,集團嚴格落實能源保供工作機制,每日做好機組運行狀態參數監視,保障機組口糧充足,機組運維態勢良好。”國家電投集團經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區域內電網重要電源支撐點,河南公司平頂山發電持續排查整治環保隱患,動態監測運行狀態,暢通燃煤“購運耗存”四環節,一盤棋迎戰高溫考驗。7至8月,河南公司平頂山發電量達22.83億千瓦時,為企業與區域能源安全穩定、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作為遼寧省最大的發電企業,東北公司全面提升電力保供的安全性、穩定性和持續性,機組開機率、出力能力、燃煤庫存等關鍵指標始終位居省內前列,2025年迎峰度夏期間累計發電30.75億千瓦時。
在加大跨省跨區域電力輸送方面,錫盟—泰州特高壓輸電工程的配套電源點——內蒙古公司白音華坑口發電公司,采取“日巡檢+周特巡+月排查”工作制,重點加強現場轉機設備、油站等關鍵環節巡檢,積極開展協助消缺工作,深入使用寬負荷巡航模塊、持續優化間冷塔數字孿生、鍋爐燃燒狀態監測等智慧化模塊,力求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夯實安全基礎。迎峰度夏以來,該公司向華北電網輸送電量20.20億千瓦時。
作為“皖電東送”的主力電廠,電投國際(上海電力)田集電廠筑牢安全防線,全面提升設備健康水平,強化燃料保障與運行管理等,7至8月,累計發電量達27.45億千瓦時,負荷率保持高位運行。作為“皖電東送”的另一重要電源點,中國電力平圩發電構建起全方位的保供體系,燃料管理與設備保障全面發力。6-8月,平圩發電六臺機組發電量超71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3%。
國家電投集團發電量創新高的背后,是保供能力“基本盤”的持續擴大。集團積極投身推動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扎實推進“均衡增長戰略”落地,今年以來建成投產電力項目超380個,提升供電能力超1000萬千瓦,電力供應能力再上“新臺階”。5月31日,內蒙古公司通遼2×35萬千瓦智慧熱電聯產機組全容量投運,預計每年向蒙東電網輸送超35億千瓦時電力。7月11日,岷江上游傳來捷報,四川公司劍科水電站全容量投產發電,項目總裝機24.6萬千瓦,年均發電量8.98億千瓦時,成為四川省重要的調峰電源,對迎峰度夏電力保供能力具有重要意義。8月26日,世界首臺套66萬千瓦超超臨界雙拱型燃煤機組——貴州金元織金“上大壓小”異地改建項目(2×66萬千瓦)全容量投運,以每年約60億千瓦時的供電能力,將提升貴州電力供應穩定性與清潔能源占比,勇當區域能源保障“穩定器”。截至8月底,集團電力裝機規模達2.72億千瓦,持續保持清潔能源裝機、新能源裝機、光伏裝機世界第一。
隨著我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速,能源保供“新力量”正在加速壯大。今年以來,內蒙古公司興安盟突泉縣44.5萬千瓦風電、吉電股份山東濰坊風光儲基地項目三期42萬千瓦光伏、五凌電力密山市柳毛湖20萬千瓦風電等一批大基地項目并網投產,為發展攢足后勁、積蓄能量。7至8月,集團新能源發電量達380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13.9%,不斷刷新歷史峰值。其中,光伏裝機發電量205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13%,風電裝機發電量達175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15%,均創歷史新高。
一臺臺火電機組晝夜轟鳴,一座座水輪發電機高速運轉,一列列光伏矩陣熠熠生輝……在國家電投集團電力產業版圖上,跳躍靈動的汩汩電流匯聚強勁動能,點亮萬家燈火,護航奮進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