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三套化工生產裝置的18臺加熱爐燃料順利實現天然氣替代,天津石化煉油和化工生產裝置的加熱爐全部改燒清潔能源,不僅實現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而且大大減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改善了工廠作業區及周邊環境。
被視為清潔能源的天然氣價格較低,做加熱爐的燃料不僅能實現降本,還可有效消除燃燒廢氣中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以及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時,替代下來的加熱爐燃料中的組分可被充分用于生產加工,達到節能增效的目的。
天津石化天然氣項目總計投資3668萬元,自2010年4月、2012年5月先后在煉油、化工實施了加熱爐燃料替代。據天津石化發展規劃部副部長張金旺介紹,在化工環節把渣油作為燃料燃燒,一方面浪費了資源,同時對加熱爐的穩定運行也造成一定影響;煉油環節以前主要燃燒自產的原料氣,里面含有大量有用的碳二、碳三組分,也造成了部分浪費。在建設百萬段噸乙烯千萬噸煉油項目時,天津石化率先將煉油生產裝置加熱爐燃料全部實現天然氣替代,不僅降低了成本,還把原來用于燃燒的燃料氣重新回收轉化為汽油等高附加產品。在此基礎上,他們投資2600萬元采用國內領先的天然氣燃燒技術優化集成,將化工生產裝置加熱爐的燃料全部改成天然氣,把原來用于燃燒的渣油重新回收,一年可增加效益1.9億元,同時,化工部加熱爐每年減少煙氣排放總量1000萬標立方米。據悉,至2012年底,天津石化預計引入天然氣2.6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