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A股多家鋁業上市公司處獲悉,國家物資儲備局確已啟動鋁收儲競標工作,第一批收儲量為10萬噸,成交價為15737-15757元/噸。但記者亦了解到,此次鋁收儲力度實際低于預期,從原先的16萬噸降至10萬噸;未來還將有幾批次,合計約40萬噸。預計對相關公司業績與現金流的實際影響有限,體現政府促進行業穩定發展的示范性意義更大。
近日,受此消息影響,鋁業股持續走強。14日,中國鋁業盤中放量觸及漲停,云鋁股份、常鋁股份、焦作萬方等收盤漲幅皆逼近4%,南山鋁業、中孚實業漲幅也在3%上下。
觀期貨市場,15日滬鋁早盤低開高走,主力合約1301開盤于15305元/噸,早間在國儲競價收儲鋁前,鋁價走勢較為疲弱,曾在短期內跌至15280元/噸,但隨著國儲高價收購鋁的消息公布,鋁價午后一度出現快速拉升,最終收于15400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上漲90元/噸。
再看現貨市場,根據長江有色金屬網報:15日長江現貨成交價格15090-15130元/噸,上漲30元/噸;廣東南儲報15090-15190元/噸,上漲40元/噸;華通報15150-15170元/噸,上漲30元/噸;國內現貨成交均價在15110-15150元/噸之間。
具體來看,有哪些公司將受益此次收儲?據了解,收儲以競價方式招標,此次入圍的企業包括云鋁股份、焦作萬方、神火股份、中電投、銀海鋁業、橋頭鋁業等十余家企業。
“競買底價15757元/噸,鋁企在競買底價基礎上自由減價進行報價,每次報價最小減價幅度為10元/噸。5家鋁錠生產企業競價成交,成交區間在15737-15757元/噸。其中,中鋁成交4萬噸,中電投3萬噸,云鋁1.5萬噸,河南萬基1萬噸,青海橋頭鋁電0.5萬噸。”某鋁業公司向記者介紹,“根據招標邀請書要求,此次收儲交貨時間為11月29日至12月29日,全國共有11個儲備倉庫進行交貨。”
“一共40萬噸,我們大約可以占到10-15萬噸。”中國鋁業相關人士對記者說,“正面意義肯定有,兌現了一部分現金流出來,同時對鋁價也有一定支撐。但要說直接對業績的提升,還是很小的。”
回溯行業背景,今年以來,國內鋁價基本運行于下降通道,僅三季度國內鋁均價就同比下跌近12%。目前鋁行業的情況與2009年較為相似,鋁價已經低于生產成本,全行業處于虧損。
以行業龍頭中國鋁業為例,今年前三季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88億元,但凈利潤的虧損額達到驚人的43.35億元。
又如焦作萬方,2012年三季度報告顯示,營業收入為46.33億元,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77%至7903萬元。再看云鋁股份,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6億元,同比增長11.4%;凈利潤卻虧損2194.56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國儲局的收儲行動能否有效緩解行業頹勢?回查資料,上一輪大面積的國家收儲發生在2009年,曾刺激鋁價從低點反彈30%至每噸13610元的高點。不過,隨著政府收儲結束,價格較該高點逐步下滑,可謂脈沖式影響。
“但此次收儲背景還稍微不同,目前的鋁庫存處于高位。”有鋁業上市公司人士對記者說,“2009年庫存也較高,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鋁庫存為260萬噸,收儲59萬噸占比較大;而目前LME庫存500萬噸左右,收儲40萬噸,占比沒有當初那么高。”
另一方面,記者通過采訪還獲悉,國內新建的電解鋁產能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包括忠旺集團、中國鋁業以及新疆其亞鋁電等均有新建或者擴產計劃,國內產能過剩情況短期內難以改變。同時,由于鋁價下行導致國內鋁企面臨虧損,部分地方政府推出扶持措施,包括電價優惠、補貼以及收儲等,使得虧損產能不能退出市場。
故此,在產能過剩短期難以改變、下游需求維持疲弱的背景下,鋁價將繼續維持盤整,并位于成本線附近震蕩,鋁廠商依舊處于盈虧平衡甚至虧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