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甘肅力興鈦業有限公司與甘肅中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開發建設的年產3600噸海綿鈦建設項目一期工程——年產1200噸海綿鈦生產線項目,在甘肅永靖工業園區建成并正式投產,且產品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標志著中天公司“氯堿——海綿鈦”循環經濟產業鏈被正式打通,使氯堿化工和有色冶金兩個行業有效跨接起來,也為鈦工業在臨夏州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年產3600噸海綿鈦建設項目是2012年“蘭洽會”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由陜西寶雞力興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甘肅注冊的全資子公司——甘肅力興鈦業有限公司與甘肅中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開發,項目計劃總投資2.7億元,利用原鹽化廠區資源,主要建設年產海綿鈦3600噸生產線一條,配套建設15000噸氯化鎂電解生產線一條,其中項目一期工程投資1億元生產海綿鈦1200噸,二期工程投資1.7億元生產海綿鈦3600噸。
鈦合金作為一種新興金屬,具有較長的生命周期和較好的發展前景,是國家“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的高端金屬結構材料之一。由于鈦金屬及其合金具有比重輕、耐高溫、高強度、耐腐蝕、無磁性等特點,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艦船、石化、醫療領域,是繼鐵、鋁之后的“第三金屬”、“戰略金屬”和“二十一世紀金屬”,是一個成長性較強的朝陽產業。
為打造氯堿化工產業集群,“十二五”期間,甘肅永靖工業園區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計劃投資12億元,使園區氯堿化工循環產業形成年產35000噸氫氧化鈉、70000噸氯氣,60000噸四氯化鈦、20000噸金屬鎂、12000噸海綿鈦的生產能力,實現年產值14.3億元,成為西部重點氯堿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