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馬鋼冷軋總廠1號鍍鋅線開足馬力生產薄規格鍍鋅板。看著帶鋼穩定在每分鐘160米的運行速度,該產線區域工程師阮康康、設備機械組組長章勝濤覺得,這一個月來的辛苦沒有白費。
“今年以來,隨著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加大,高附加值的薄規格鍍鋅板產品占比大幅提升,產品平均厚度比去年降低了30%,這嚴重制約了機組產能的充分釋放。”阮康康介紹,為進一步推進極致高效生產,他們將提高帶鋼運行速度作為重點攻關方向,并于5月25日小夜班展開了首次實驗。
“當時的心懸到嗓子眼,因為這是產線第一次以這么快的速度運轉。”阮康康表示,盡管前期做了充分的準備和論證,但將帶鋼運行速度一下子由常規的每分鐘140米提升至160米,大家還是沒有百分百把握,所以只選擇了兩卷帶鋼作為測試。
可實驗進行得卻異常順利,第一卷帶鋼順利提速、穩穩跑完全程。然而,就在他們激動不已準備慶祝時,第二卷鋼帶剛一運行,速度便驟然下降。
“當時嚇出了一身冷汗。”回想那一瞬間,阮康康仍心有余悸,“帶鋼在高速運轉中急剎車,極有可能發生瓢曲、斷帶。這不僅會造成一卷鋼材的報廢,更可能導致產線因斷帶搶修而停機。”
危急關頭,章勝濤反應迅速,立刻切斷了清洗段電解槽導電輥,有驚無險地將產線穩定了下來。“15年前,產線清洗段電解槽導電輥改造時,并未考慮到會達到如此高的運行速度,所以在提速時馬達產生了超速報警。”在隨后的排查中,章勝濤找出了問題所在,并對其進行了適應性調整。
雖然首次實驗并未取得預期效果,但他們并未氣餒。經過幾天調試準備、模擬測試,在6月5日組織開展了第二次實驗,終于取得了圓滿成功。“帶鋼以每分鐘160米的速度穩定運行,入口焊接順利完成,全線輥系及產品質量均保持正常!”當這一喜訊通過對講機傳遍整條產線時,大家心中都充滿了自豪。
自提速實驗成功以來,1號鍍鋅線生產薄規格產品的效率大幅提升,這也激勵著該產線職工繼續向更高目標邁進。這不,阮康康、章勝濤正和同事們緊鑼密鼓地籌劃著新一輪提速實驗呢。